举杯对月
曹秀
又是中秋,又是一个让人思念,让人怀念,让人欣赏的日子。又是一个月圆高悬,秋高气爽的日子,又是一个中秋节观花的日子,然而在这个日子里,是观花还是观人真的让我不知所以。写出很多有关月的文章,对古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能倒背如流,对李太白的诗能点燃心灵之火,对杜甫的诗能面向倾听,对屈原的浪漫与其他文人的作品更是如数家珍,可是对中秋节日我却有心无力,有翅膀不能飞翔,只好把酒对月,空谈一腔情愿。
我是站在山峰举杯的,可是总感到山峰并不是很高,还没我高。我想起一句广告语,山高我为峰。这山有何用,还没我高,江河大吗?还没我的胸怀大,胸有成竹对我来说只是一种胸怀天下,胸怀宇宙,如此胸怀能小吗?
在我的人生中,有多少次是为赏月而来的,有多少次是为山峰而来的,我说不清,可是每次来我都有感受,都有经验,都有各式各样方式与方法。我在想中国人对月是有感情,作家写作经常有月,影视作品也是有月,几乎没有一部小说没有月,没有一部影视作品没有月的镜头。月对人世间是不或缺少的,可是有多少人对月当回事呢,绝大多数是看一看,望一望,接下来就是无动于衷。只有这中秋节,人们才能对月正经欣赏一回,毕竟这是象征团圆的日子,而团圆的含义就是孝心,没有孝心与谁团圆。今天的夜晚是不谈钱的日子,只有举杯对月才能说明自己的纯洁,只有举杯对月才能说明这个日子的重要,只有举杯对月才能说明团圆的重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传统的国度,少数民族有近百个,可是没有一个不对月有感情,没有一个不对月有尊敬。嫦娥奔月的神话至今在百姓心中流传,李白有诗莫使金樽空对月,苏东坡有诗一石击破水中天,等等,都有对月的深切感受,也是我至今对月的感情之所在。月的阴晴圆缺代表人世间的冷暖,代表人的喜怒哀乐,有月在就有欢喜在,有月在就有人类的尊严在。可是今晚,我对月失落了,毕竟中国尚未统一,台湾省至今还在流浪。为了一己之私,两党相争,造成祖国分裂,难能统一。有时我在想人活着是为什么,是为理想活着,还是为生命活着。我不知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可是我知道我的想法其他人也是有,他们可能想的比我还严峻。现阶段的海峡两岸的确有好的一面,可是距离统一还有很大距离,如何迈进一步再迈进一步,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盼望的。
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写统一祖国的文章可能被人看不起,可是这是我的心灵所在,是一个中国人的普通情怀,在这中秋月下,举杯对月,意义不同寻常。我记得我十几岁时曾经说过,政党只是一种宗教,不必过于相信。当时年轻不懂事,可是至今想来我说的并没有错,如果所有政党放弃争夺战,给统一留一条路多好啊。
可能我的想法过于天真,就当我的幻想好了,然而我想说明的是,我对月的感受是真诚的,对人的感受是真诚的。也许我对月诚心诚意,对人也是诚心诚意,因此在我的生命旅程中,诚心诚意对人是我的主动脉。每当我有困惑时都有人帮助我,不论是古人的文章,还是诗句,或者说是现在的人,他们都有一种生存的理论在其中,或多或少这就是人世间的诚心诚意。现在当我举杯对月时,我也是诚心诚意,也是得天独厚,我与天下所有中华同胞一样也是面对民族统一的问题,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忽然间我感到杯子的重量,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是啊,我的力量太小了,甚至微不足道,谁能听我的呼号,谁能将统一进行到底。
此时此刻,我真不知道我是应当说或不应当说,是写出统一还是不写出统一,现在的中国人有多少赞成统一的,又有多少在往外跑的,往外跑的人不是中国人吗?可是他们却在拆毁中国统一这座大厦,难道不发人深醒吗?
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分割,两党之战何时休业,此时此刻我真的陷入一种痛苦的思索中。月是多么的圆啊,可是这是世界上所有人的月亮吗,中国的月在哪里,中国的统一在哪里。我的酒换了一次又一次,敬了一杯又一杯,每一杯如此沉重,每一杯如此回味无穷。难道我的杯就这样举着吗?难道每年都是空对月吗?我真不知道现在的人是如何想的,统一的桥何时建成,是让一代又一代幸福走过,还是挑起战火肆意纷纭。我怀疑呀,个别人的心灵并不纯正,他们是否如我一样盼望祖国统一,是否如同胞一样盼望统一的桥迅速建成。
我站在高山之上,举杯对月,可是我举的如此艰辛,如此沉重,还有多少同胞如我一样沉痛举杯,还有多少同胞与我一样沉默地写出有关月的文章。是啊,文字是酒,结构是杯,内容就是琼浆玉液,我的心是什么呢。我希望此时刻与同胞同醉,与同胞同时举杯共同祝愿我们的伟大祖国早日统一,共同祝愿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