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配股融资285亿元以及京东方定增融资460亿元的“新闻”仍在市场中持续发酵,不仅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眼球,也引发了主流媒体的强烈关注,甚至有主流媒体一天连发四篇文章关注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问题。
去年浙江世宝之后,新股发行已暂停9个多月。在此期间新股虽然不再从市场中“圈钱”,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同样来势凶猛。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上市公司仅仅通过定向增发就从市场中圈走2180亿元,同比增长21.70%,并且事涉134家上市公司,其中兴业银行一家就再融资236.71亿元。除了已经完成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外,另有约240家上市公司已经发布了增发预案,有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配股预案,合计约有4341.5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等待“被实施”。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再融资额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进行修改之后,定向增发由于存在门槛低、程序简单、费用低廉以及易于成行等特点,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最爱,而以往最受青睐的公开增发、配股或发行可转债等,基本上变成了“替补”。
2010年以来,A股市场就陷入低迷,前几年股市甚至上演了连续“熊霸全球”的走势,也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显然,股市有如此表现,除了其它多方面的因素外,与上市公司竭泽而渔式的大肆“圈钱”行为密切相关。而上市公司“圈钱”时频现“狮子大开口”,则根源于股市的错误定位。
从诞生之日起,A股市场就是为融资者服务的。从最初为国企解困服务,到为央企输血服务,再到为民企“融资”服务,及至现在为经济结构转型服务,所有的“服务”背后,都离不开“圈钱”,都离不开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付出与贡献。但是,为上市公司、为中国资本市场作出了巨大牺牲的广大中小投资者,只有付出的命,却没有享受回报的份。A股市场因之变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与PE/VC等的乐园,变成了利益集团与权贵资本的盛宴,却变成了中小投资者的梦魇。
毫无疑问,为圈资者服务的错误定位不改变,“熊霸全球”的闹剧还会重演,十年“零”涨幅的尴尬还会再次出现,投资者纷纷销户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股市的故事会被重复,整个市场同样会严重缺乏信心,A股就不可能有未来。
继去年之后,五年内新股发行制度迎来第四次改革,结果如何尚待观察。多年来,监管部门对于IPO制度不遗余力地改革,而对股市的错误定位以及因之造成的危害性却视而不见,无疑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能否改变“重筹资,轻回报”的格局,能否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仅考验着监管部门的智慧,更考验着其改革的决心与勇气。
股市错误定位何时休?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