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延迟领取养老金因寿命将增加”的不负责任谬论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和她的团队在养老改革体制方案中又出高见,“在目前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统账结合’制度基础上,将养老金变为‘国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的二元结构”,还美其名曰“前者保基本,不同人之间差距小;后者则拉开差距”。
表面上看,杨教授的观点似乎很有新意,既有“二元结构”、“保基本”,又有“差距小”、“拉开差距”等时髦词语,似乎杨教授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的良心!但透过华丽的文字外表,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捆绑在利益集团之上的一个庸俗、不负责任甚至是无耻学者的谬论!
正如杨教授自己所宣称的那样,她建议“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因为那是“公众关注的养老金并轨”,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杨教授的根本目的是“建议延长领取退休金年龄”。正是由于“‘并轨’和‘延退’受到关注”,所以杨教授不惜在建议中采取瞒天过海的手段来欺骗广大民众,还堂而皇之的胡说什么自己的建议之所以被反对是“由于中国没有精算模型,政府说不清,老百姓看不明白”,言外之意,举世皆浊我独清!
除了杨教授是堂堂清华大学的教授之外,我对其背景以及有关家庭成员情况一无所知,但我忍不住要发问,如果杨教授的兄弟姐妹中有仅靠养老金糊口的成员的话,那么杨教授是否还能发出如此高明的建议呢?中国在企业单位的职工数量恐怕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数量的若干倍吧,而且企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数额更是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数额不可同日而语。有些企业单位的职工,在他们退休之后,不要说延迟五年再发放养老金,就是延迟一年再发放养老金的话,恐怕有些退休人员的生活都无以为继,难道非得要等到饿死人了的情况发生了才能觉察到政策的弊端吗?不知道杨大教授对这种情况是否有过准确的考虑?!此外,杨教授还宣称,“在老龄化社会中,除了向年轻人要钱(即国民基础养老金)养老,还应该鼓励老年人出来工作”,这一点我就更不能理解了,莫非杨教授现在还在要求你的爸妈退休之后还要靠出来打短工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吗?我想,以杨教授的身份,这种情况恐怕不会发生的吧?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如果连杨教授自己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在退休之后再出来打短工的话,那杨教授有什么资格要求全中国的退休老人在退休之后再出来打短工呢?!
当然,杨教授之所以发出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建议,究其原因是因为政府发不起养老金了,“实际上1998年以前,企业职工也是这样发退休金的,但后来发现发不起了”,这就更加让人看不懂了,凭什么由于政府的失职导致的后果让普通百姓尤其是退休老人来承担呢?
此外,杨教授还过于歧视一般的普通大众,杨教授对政府从2005年开始连续上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10%的决定就是持反对态度的,在杨教授看来,“一概上涨10%是政策一刀切,是公共政策失误,不管你原来拿一千还是三千,都涨10%这公平吗?”,我不知道杨教授在这里所指的不公平是指哪方面,但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在杨教授的脑海里仍然存在着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凭什么我堂堂清华大学的教授却只能享受着和你等泛泛之辈一样的养老金待遇?如果我们大家的待遇一样的话,杨教授就认为那是不公平的。
教授还一再声称,“美国有精算模型,民众知道养老金哪一年就维持不下去了,延退大家都能接受。中国没有精算模型,政府说不清,老百姓看不明白,当然要反对”,对于这一点,我还是不能苟同。杨教授不要动辄以清华大学教授的身份自居来训斥别人这个不懂,那个也看不明白,不要真的把自己当成一根葱。清华大学在全世界究竟出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恐怕杨教授自己心里是明白的,部分国产教授真才实学不见得有多少,但所享受到的待遇恐怕要比哈佛、普林斯顿大学这类的世界顶级教授所享受的待遇要高的多吧。好像杨教授对美国的精算模型有多么理解似的,有本事你给全中国的退休人员普及一下精算模型呀,传道、授业、解惑不也是你杨教授应该做的吗?!俗话说,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杨教授只看到了美国延退这一个方面,就没有看到美国政府在遏制两极分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最起码在美国,你杨教授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特权的。
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心,应该拿起你手中的笔反映整个社会普通大众的疾苦,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依据,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玩弄文字游戏,欺骗广大民众,迎合某个利益集团的偏好,否则,不论你是什么家,还是什么兽,终究会被人们所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