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一个怎样的地方?


 非洲,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

  非洲,当这个词映入到眼帘的时候,大部分人会马上联想到土著、贫穷、战乱、愚昧、无知、落后、草原、荒原、沙漠和大山之类的和幸福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的名词。
  非洲,当大家想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大部分人会马上联想到旅游和过去百年近代史在白人身上失落的优越感。
  当我到达非洲之前,我想到的是草棚屋里面居住着的土人,拿着长矛冲着我哇哇乱叫。

  但是当我抵达的时候,我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我看到的和我想象的差别很大。
  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拥有一个并不现代的小机场并且以他们的国家英雄建国者命名,一共20来个登机口,还有一个很多华人根本就不知道的更小的机场。说到这里,很多同学笑了,这还不如我们的火车站,甚至不如我们的汽车站嘛。是的,我也笑了,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当我驶出机场的时候,我惊呆了。
  将将驶出机场我就看到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原,我甚至看见不远处就有一群类似羚羊的动物和一只长颈鹿在路边吃草。???我开始怀疑我长时间的飞行是不是让我的眼睛或者脑子出了什么问题???事实证明,我看到的都是真的。这就是非洲的特色之一,动物比人多。
  非洲的自然生态环境好到令人发指。事实上我一直认为,发达程度和自然环境是成反比的,非洲的自然原生态是和工业落后有直接关系的。有的人可能就说了,我们城市也很发达啊,并且我们路边有很多树,还有很多城市公园,社区花园等等。不好意思,请你走远些,无法相比,完全无法相比。肯尼亚有极多的国家公园,就在内罗毕这个首都城市,仅仅我知道的国家公园就有3个,每个里面都有大量的野生动物,甚至当我在一个国家公园里面的餐馆用餐时,楼下随时有一种类似给圣诞老人拉车但身材和牛差不多的动物走过,猴子就在我身边随时准备偷我的食物。
  穷的是真穷啊。之前我看了一个新闻,肯尼亚很多女孩子每年上学比男孩子要少几十天,为啥呢?因为女孩子月事的时候买不起相关的用品,所以只能在家待着。看到这个新闻,我开始是哈哈一笑,这可真是穷的没边了。后来我就没笑了,因为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连这个都买不起的孩子却能上学?这。。。。。。。
  我经常在路上看见有人在20,30度的温度下穿羽绒服?我又呆瓜了,这又是为啥?这个问题我一直没得到准确的答案,据我猜测,很多人可能吃不起有热量的食物,长期下来身体营养跟不上就只能这么取暖?
  经常会看到城市绿地上躺着人睡觉,一睡一天,后来当地人告诉我,这种人大部分都是没工作的,也没有食物,只能这么躺着减少消耗饿的慢一点。
  这边很多黑人一天的食物就是一盘酸豆子,我吃过这个东西。没肉,主食和菜一样,都是发酵过的黄豆。30先令(约合2.1圆人民币)左右一份,一天吃一顿。更穷的一天就啃一根烤玉米,10先令(约合人民币7角)。当然也有富裕的一顿饭几千上万先令合人民币几百元上千的。
  能源?缺能源是必须的,经常停电是一定的。因为肯尼亚建不起大量的燃烧型发电站,能源进口不足,没有足够的外汇没办法啊。所以整体电力供给是非常不够的,到了晚上就会看见街边的一些小店点起了蜡烛和煤油灯。
  内罗毕当然也有市区,也有CBD区域。最高的楼大约有20来层,说到这里国内的朋友又要笑了,别笑,就这,肯尼亚人民都引以为豪了,在这附近的几个国家里面那是独一份。市中心的范围大约相当于国内内地的一个普通的市吧。就这,肯尼亚也是索马里、苏丹、卢旺达人等国做梦都想来的天堂,肯尼亚的边境有很多难民营关的都是苏丹、索马里跑过来的难民,他们都渴望得到肯尼亚的“绿卡”。在这些国家的人眼里,肯尼亚就像我们眼里的美国一样。
  非洲的工业几乎为0,整个东非三国联合体加起来连自行车都造不出来,谁能造出来自行车的话简直就是高科技了,造汽车哪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了。当然这也就造成了非洲的原生态必须好啊,不得不好啊。
  非洲的路我简直没法和国内比。路上到处都是坑,而且也就主要道路是水泥路,到小区和居民区的路动不动就是泥路,行驶在这个路上简直就是“享受按摩”啊。

  但是关于非洲的经济状态给我最大印象的却是贫富差距。在内罗毕这个城市,你会看到路上最新款的奔驰宝马和二战时期(我感觉是二战时期)的甲壳虫车一起行驶。但是这两种人都是少数群体,更多的是看见5-10年前款的日本车在路上行驶,而且几乎都是日本车?肯尼亚的车基本都是二手车,哪为什么都是日本二手车呢?因为日本二手车质量好。说到这里有人要喷我了,日本车也叫质量好?是的,因为这里的方向盘是在右边,和日本是相同的,所以二手车主要来自日本本土,日本本土出售的日本车,质量还真是好,不服不行。实际上据我所知这也是大部分非洲区域的交通现状。我曾经在这边一个档次很高的商场里面看见过奇瑞SUV(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SUV,哪样子瞅着像)的实车展示。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见路上跑的有国产家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