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抱怨“不自在”反映出啥问题?


 干部抱怨“不自在”反映出啥问题?

“八项规定”剑指不良作风,教育实践活动旨在解决“四风”问题,想吃喝享乐一点不容易,这让一些干部感叹:“工作又苦又累,如今上头又抓得紧、管得严,干部越来越没当头了,越来越不自在了。”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当干部就不能太自在,“如想太自在,就别当干部。”(人民日报20130812日)

某青少年组织曾对一些中小学生进行书面调查,其中有最佩服的人是什么;自己最想当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结果多数人都选择了当官。后来有人不服气,对相关阶层的人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的男女老少,竟然个个都想当官。

当官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民间有顺口溜为证:“新房居住没多久,又见官宅要搬迁;山珍海味尝不尽,消费无须自买单;国内风景玩个够,再到国外转几圈;公车私用成常理,每月油费好几千;通宵达旦不怕苦,私款不足公款添;吞云吐雾摆阔气,生活赛过小神仙;钱权交易发财快,如今致富官最先。”

显而易见,在中国,很多人是把做官看作提升生活质量的途径的。而一些干部感叹说“如今上头又抓得紧、管得严,干部越来越没当头了,越来越不自在了。”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当官可以优先考虑个人的私利,当官可以自在妄为,当官可以光宗耀祖生活得很有尊严。而现在他们感叹不自在,实质就是在感叹再也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了,再也不能肆意妄为、自由洒脱了,再也不能糊弄百姓、沉迷享乐了,再也不能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置人民利益而不顾了。而事实上,这些 生发出不自在感叹的官员,即便是在“四风”问题面前有所收敛,也注定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为民服务”的好干部。

古人有言“当官不自在、自在莫为官。”毛主席曾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指出 “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既然那些曾经锦衣玉食、优哉游哉,拿着群众的不自在来换取自己自在的干部接受不了更严格的约束,敢于抱怨“干部越来越没当头了,越来越不自在了”,那么为何还要在其位置上被动地去“为人民服务“呢?

如今民众权利的意识越来越成熟了,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对地方官员也不再盲目地顺从和信任了,设若那一个官员贪图所谓的快活自在,则必然会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乃至栽倒马下,最后结果也必将是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群众的唾弃。从这个角度来说,让那些抱怨“干部越来越没当头了,越来越不自在了”的干部提前离开,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关爱与呵护!

当官也是“高危职业”,领导干部如果在权力和地位面前失去了清醒的头脑,就难免成为“高危人群”,稍有不慎就会出“安全事故”。 ——如想太自在,就别当干部。刘志军、刘铁男、杨达才、雷政富等一个个官员的落马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自己剥夺自己快乐自在的权利!

(李吉明2013813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