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复杂,金融动荡加剧,经济明显减速”。我国外向型经济要转向内向型经济,因为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可能性变小,刺激内需将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主要方向。支撑股票价格的企业业绩肯定呈现下滑趋势。那么具有消费概念的公司将是今后的热点。
2,“国内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很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CPI由最高8.7%到8月的4.9%,社科院预测CPI将降到4.6%左右。控制通货膨胀是2007年以后 “5年的任务”,而且是政治任务。说明任务仍然艰巨,宏观调控的力度不会有大的改观,银根也不会有大的松动。要“增加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调整但只是微调。至少近期如此。比如银监会放松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等。那么资本市场的资金面不会有大的改观,而供求面仍然有“大小非”像一把利剑威胁着。
3,“农业基础还很薄弱”,农业问题仍然是今后政府资金关照的重点,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基础的投入,如农村医疗、教育、社保等。目前,中国大米价格只有国际价格的三分之一,粮食价格改革在CPI下降之后可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中国正在向工业化迈进,但农业仍然是目前中国主要的产业。农民的生产资料价格都在上涨,而粮食价格不进行改革,农民种粮积极性必定下降,13亿人吃饭那就成个问题。农业一旦出问题,必将引发大的政治问题。很多农业题材的公司也可能是今后的热点。
4,“能源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能源问题仍然是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会采取些什么措施?“特别要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适时推进资源税制度改革”。通过增收资源税的办法累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资源价格改革是肯定的事情了,也是在CPI下降之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讲话中,多次提及而且用词最多。一是我们过度开采资源的局面要扭转,“节能减排取”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任务;二是说明国家财政对能源的补贴已经难堪重负了。资源类公司也是今后的热点,比如电力、石油,煤炭,矿产,新能源等。
5,“金融领域存在不少隐患”,这种隐患显而易见的是美国金融危机中我们的损失,更可能是指内部运作上的问题,如房贷问题,会不会出现中国式次贷危机?社科院预测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损失“360亿美元”,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对金融领域的治理也将是今后的工作。汇金增持银行类股票可能不是因为其价值低估,更可能是政治上稳定人心的作用。预防出现东亚银行的事件发生。可以推测,银行类公司今年不会有好的业绩,是应该回避的票票。
6,“大力发展各类金融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对股票来说,推出“中小创业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企业债券”都是今后的热点。汇率要实现“可兑换”应该是自由兑换。自由兑换之时,就是热钱撤离之时,目前摩根士丹利抛售上海楼盘已经表明外资或热钱急于想撤出中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整个股票市场资金面难有大的改观,根据供求关系,今年到明年上半年,难以走出反转行情。牛市还很遥远。对目前的救市就不要期望太高。汇率的自由兑换对房市与股市都不利,人民币将大幅度贬值。粮食与资源的价格改革势在必行。银行类股票应该碰不得的,在消费、农业与能源板块中有机会。
中国经济的6大问题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