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3年之后,世界经济似有走出危机之状,美国经济开年缓慢复苏,多项经济数据增长强劲,三大股指创出了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而中国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之后出现了回暖,不管是官方的PMI和汇丰银行公布PMI指数均已经连续数月站在了枯荣线之上。就连状况最糟糕的欧、日二大经济体,也出现了走出阴霾的曙光,欧猪5国除了开始过上勒紧裤带还债的日子外,其长期国债利率开始回落,而日元快速贬值提高了日本制造的竞争力,这给安倍内阁着实松了口气。
在稍息平静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传说中各大经济体的“硬着陆”是否已经过去?世界经济是否会在未来几年内重新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了呢?笔者认为,美欧都会在危机中增强自身,因为这场危机触发了其广泛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财政、银行系统、制造业以及劳动力市场等领域的变革。我相信只要痛定思痛,努力变革,欧美国家要走出困境并不难。而中国经济目前“调结构,促转型”之路相当艰难,鉴于我们又错过了很多大好时机,所以中国经济未来不排除有“硬着陆”的可能。
★美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
危机是改革的催化剂,一些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自己重新踏上了腾飞之路。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伴之而来的大萧条极大地摧残了美国经济和千百万民众的生活,然而美国终将从创伤中复苏,并完成大范围的经济转型。房地产市场重获生机、能源领域出现革命性技术、银行体系得以改造、制造业因再工业化更具竞争力,这些因素将会支撑美国经济在未来的增长。同时,奥巴马的再次当选和财政悬崖也促使美国缩减赤字,为国家债务寻找出路。
首先,本轮金融危机来自于房地产,尽管房地产崩盘对众多无力偿还按揭贷款的民众而言是一场灾难,但也清除了过剩的产能和膨胀的需求,从而银行得以提高抵押贷款承销标准,证券化市场和住户对抵押贷款和住房权益融资的态度也更加理性。如今房地产市场已面临拐点,标准普尔/凯斯席勒20个大城市综合指数自2012年3月后涨幅逾8%。房屋供给的减少、抵押贷款渠道的宽松、人口增长以及新家庭组建比例的回升将会推动住宅价格继续反弹。住宅投资在接下来的5年中有望增长15%~20%,仅此一项就可为美国GDP年增长率贡献1个百分点,增加约400万个就业岗位。
再者, 新技术将开启美国油气生产的新纪元,水力压裂和水平钻井技术彻底改变了油气开采现状。美国能源部预测2013年美国液态碳氢化合物产量仍将增长50万桶/日,国际能源署则预测美国将在2017年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能源行业的繁荣可能在接下来10年中推动美国GDP增长3个百分点,并增加约300万就业。美国有望将石油进口量缩减三分之一,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随着油气产量的增长,美国消费者人均每年可节省开支1000美元,为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提供额外动力。
再次,2008年后,美国银行资本结构调整不断推进,银行资本和流动比率的改善超过预期。各大银行均通过了美联储的压力测试,并提前达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要求。中型银行的状况更加喜人,多数银行迅速剥离了不良资产。美国银行业的贷款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国企业的未偿还贷款高达1.45万亿美元,过去4个季度均呈两位数增长,消费信贷也增长迅速。信贷规模在接下来几年中仍将持续扩张,继续推进GDP增长。
最后,金融危机倒逼美国制造业提升效率。其他工业化国家生产成本目前正在持续增加,而美国的单位生产成本较10年前降低了11%,中美之间的劳动力成本差距不断缩小。奥巴马政府正在实施“再工业化”计划,力图通过重振中端制造业的方式,来提振经济和创造就业。汽车行业是美国制造业的转型的最好体现,2005年美国的汽车制造商每小时劳动成本比外国制造商高40%,而现在双方成本基本持平,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三大汽车公司重新收复在北美的市场份额。
警惕未来世界经济硬着陆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