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暴跌,一贯买涨不买跌的中国买家反而出手了。据媒体报道,这几天国内各大城市黄金热销,一些投资大户甚至论斤抢购,丝毫不逊于抢房的劲头。
揣摩国内黄金买家的心态,要分两类区别来看,一种是消费性购买需求,另一种是投资性购买需求。
经济学最基础的价格——消费曲线已经很好地解释了前者。但容易忽视的是中国黄金消费的中长期变化趋势。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黄金消费国,但民间人均拥有黄金不到4.6克,与全球人均20克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另一种投资性需求,它是基于人们相信黄金价格将长期上涨,这与过去金价不断攀升过程中激发的短期投机购买相比,本质上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现象背后表明,社会的通胀预期已经长期化了。
普通民众投资决策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实现家庭资产保值增值。遗憾的是,中国经济规模尽管已跃居全球第二,股市却无法给股民合理回报。有人做过统计,仅2011、2012两年全国股民人均亏损4.2万元和7.6万元,而对比同期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万元和2.4万元。两相比较,中国的股民何其悲摧。另一方面,在长期实际负利率环境下,储蓄、债券也不是很好的选择。名义上的本金保障和加一点利息,根本无法抵消迅猛增长的货币供应量对购买力的冲击。
有讽刺意味的是,过去十年,普通民众在投资方面做得最成功的恐怕要算是房子,全国房价平均上涨了5倍,一线城市核心区域上涨甚至超过10倍。有意思的是,黄金从2002年的80元/克,上涨到2011年最高的接近395元/克,正好差不多5倍。这意味着,房价以黄金作为度量尺度,其实根本没怎么涨,变的只是货币的购买力。
目前,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超过100万亿元,恰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于不久前公布,其中的税收条款如严格执行,恐使房子的增值功能大大缩水。那么对于老百姓而言,剩下相对*谱的投资品只剩下黄金,既然它跌便宜了,自然也就成为抄底的对象。
国人疯抢黄金的背后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