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边缘化与用工荒,谁更傻?
——愚蠢发展模式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刺眼对峙
001难道眼镜就该饿死?
002愤怒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现在可以堂而皇之地改为“万般皆上品,唯有眼镜贱”。这就是我们三十年来大发展所得到的最终且最刺眼的成果。
动画专业、法学、生物及生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英语、国际经贸成为中国2013年最不看好就业前景的七大类学科专业。其中的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英语、国际经贸五大专业全都是传统专业,而动画与生物类专业却是新兴行业的标志性专业,但仍不被愚蠢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所看好。
动画专业曾被当做互联网、建筑设计、平面设计乃至于新兴的,前途无量的3D打印的节点专业,其发展前景不可谓不红火,可中国市场的实况却就是容不了它。生物类专业既是全球看好的未来时代的基础性行业之科学,还是当今热门的制药业、环保业、生化行业、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等行业的基础性科学,可满大街找大钱、找现钱的愚蠢市场照样将其打入冷宫。这就是中国市场经济最为愚不可及的刺眼的丑陋下处,这都是因我们只重GDP的胡吃海塞,只管数量,不讲质量,从而才会整出这种不把豆包当干粮的不知好歹的事出来。
其实,在我们现在的市场中,真正爆满并至泛滥成灾的恰恰是互联网领域、建筑设计领域、施工管理领域、经济管理领域、金融证劵投行领域,可这些领域并未出现就业形势大坏的局面。这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意志非得要把所谓的热门行业弄得发烧、发烫才能心理平衡,不然,也绝不会去碰你那些不着边际的未来行业。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要想转型,那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里,“高不成,低不就”才是时代最强音,现在的中国大学生就是这样一群上不沾天下不沾地,而被悬在半空中的,倒霉的冤大头。其实,更为冤枉的是学生家长。谁不知道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从幼儿园开始算起,那也得近百万元。现在的学生当之无愧的堪称“钱学生”,可家长们咬着牙弄了十六年下来,却等来了一个失业的最终结局,学生家长落了一个“人财两空”,这才是真正的冤大头。
中国全民奔四个现代化,人才成了关键,于是乎全民奔教育,把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全塞给了学校,结果全都挤在了学校。中国这种钱往一处挤,人往一处挤的中国式现象,就跟每逢周一上班时间的城市塞车差不多,不堵死全城,人们绝不会罢休。中国的教育随着中国的经济走向了标志性的脑梗阻,其间当然会通过了粗放式的大扩容来加速达成今天的危厄。
本来中国大兴高等教育是为了配套现代化进程,结果,中国办教育也被搞成了与办其它的任何事情一个样,全都搞成了一哄而上,粗制滥造与全国教育资源的大堵塞。现在在中国办教育,无论是让斯文眼镜来办,还是让肥头大耳的包工头来办,其结果都不会有本质区别。因为一旦眼镜掌握了钱袋子,比包工头握紧了印把子还要执迷不悟。现在的中国人无论是否有知识,但大都没什么文化,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叫做“农民大学生还不如农民,因为他乱了方尺,丢了良心,没了质朴,但又没能习得高贵的品位”。教育大跃进比经济大跃进更显露出异样的风采,中国的大学生在被全社会畸形压迫了十六年以后,你怎么能再指望他还能凭着良心,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反正他们从身子骨到神经全都被淘了个虚空,人们怎么还能指望他们能有一个好心情,去愉悦地面对亲人与明天?
其实,最让现代大学生最感气馁与绝望的是,他们的所学与他们明摆着的所需之间几乎隔着万丈深渊,而他们根本无法找到正当的弥补途径与办法去克服这一点,他们唯一能看到弥合这一人生绝路的途径与方法几乎全是斜门歪道,你让他们如何以道德自律,去指导自己的人生并为亲人与社会带来福祉?
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在指标上盲目地与西方看齐,过多的招生,过细、过于高深的专业在过量的循环往复之下,过于粗制滥造与计件式教育单元,害得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步入了“高不成,低不就” 的覆辙。中国的高等教育严重超越了经济技术的需求现实,这种失衡的超前教育正如中国的房地产——只生产绝不适销对路的高档楼盘,至于广大消费者是否“居者有其屋”跟市场没关系,能赚钱才是唯一的硬道理,其它全是白扯。中国最广大的房屋需求者是工薪阶层,可最大的实际购买者却是炒房团;同理,中国教育最广大的需求者是产业技术工人,可现在最大的实际受教育者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失业者。中国的教育与房地产一样,它们越过广大需求者无可奈何的头顶,直接去接见秦始皇当年所向往的天边的海市蜃楼。如此下来,你说会有多少教育资源被浪费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浪得虚名之下?
中国需要高端教育,但绝不是遍地开花,就像抹万精油似的,胡乱地来它一个满脸花是绝不会结出好果子来的。中国太需要名副其实的中专及职业培训,可就跟房地产一样,你越需要,它就越不办,看你怎么办?只有干瞪眼。
当然,中国的工薪体制就更是荒唐。蓝领低于白领,更低于“土领”包工头与菜贩子,由于白领时常不在GDP贡献大的行业现场,结果“土领”成了最高标志,其次才是不靠谱的低层白领,最后才是蓝领,这与西方社会形成巨大区别。西方消灭了中国式“土领”,技术工人的蓝领工薪最优,其次是普遍白领。高层白领升格成了经营者阶层,而他们是财富创造的决策者;蓝领是财富创造的实施者,普通白领是经济运转的执行者。如此一来,蓝领与普通白领不相上下,分庭抗礼,并形成最大的就业阵容。另外,西方的职业技能教育需求极为离散化,由此,专业教学资源必将大行其道。在西方,享有教育资源的绝对人数虽然不多,但其同样枝繁叶茂的进行分门别类,其学业更显精品化与精细化,其专业林立,品类繁多的茂盛景象自不待言。如此,西方教育所覆盖的技术职业面极广,但在职业技能的培育方向上绝不固定不变而具有随时变动性。西方的高级教育更是上接苍穹,下触地壳,唯独没人悬在半空无所事事。这一教育格局所具有的生命力,在西方经济危机来临时显出的优越性,表现在当失业率高企时,失业大军几乎全是在职就业者,而绝少有大学毕生生。这除了工资序列台阶所至之外,主要还是因为西方毕业生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社会里的农民工,他们虽不享受用工荒待遇,但也显露出压力较小的普遍状态。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被滥用到了盲目施予假定的高等专业课题上以及一哄而起的拥挤科目的重复上,而在绝不对准经济就业需求的同时,又绝对的忽略基础研究与教育。但是,这并不等于是说,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就业需求本身就是一个健康的需求体系。事实上,中国经济的畸形偏向与绝对低端的匍匐爬行,更是造成今天正确的教育资源也变得毫无用处的罪魁祸首。
经济结构平庸化伴随着经济总量大爆炸、教育大跃进伴随着一哄而起的热门行业的争抢与盲目栽培的无用之才的粗制滥造。如此之下,大学生当然不如农民工,白领需求萎顿,蓝领收入羞涩,大伙只好都去抢当包工头。在中国,谁要是在入行上不能跟GDP挂上钩,不跟建设工程瓜葛上,那就是一生一世的自找烦恼。如此看来,在我们的时代,生为眼镜,那真是一生的悲哀。
老夏
2013.6.4
003金钱如天堂,良知入粪土的时代。
004本来就近视,眼下更迷茫!
005比农贸市场繁荣昌盛多了!
006读书到头来就剩两行泪!
007读书该死论?
008敢问眼镜们的路在何方?
009给老子站好了,你们这一群没用的眼镜!
010谁叫你戴上一副眼镜?这时代专门医治近视眼。
011谁能告诉我?
012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
01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淋不死你这一群乱提问题的家伙?
014学堂什么时候成了下水道?
015还我尊严:想起当年的眼镜们与学生大字报。
016记下时代的颠倒与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