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利润率的指导意义


平均利润率的指导意义
陆善民
关键字: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累进税率
利润平均化,是在资本自由竞争的前提条件下,资本向高利润率的生产部门转移,最后达到平衡状态:等量资本在不同产业部门获得相等量利润,即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相等。这种平衡状态下的利润,称为平均利润,利润率则称为平均利润率。
以上讲的是理想化的经济模型。实际经济系统往往存在各种垄断现象,例如自然垄断,资本不容许或者不可能自由转移,利润也就不可能平均化,利润率高低不平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本文不讨论具体的生产垄断,而是一般性地,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探究如何限制和削弱垄断,以期公平高效地发展经济。
(以下讨论中提到的平均利润等等概念,是统计学意义下的平均值,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平均利润概念)。
假定全社会的社会总资本以G表示,各企业部门的自有资本为Gi,则有G=ΣGi,(公式1)。又假设各企业部门的年利润为Li,社会总资本的利润为L,则有L=ΣLi,(公式2)。个别企业部门的利润率为fi=Li/Gi,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f=L/G,(公式3)。不难对各企业部门的利润率fi进行由低到高排序,于是得到一幅利润率谱。对利润率谱进行分析,人们会发现,垄断企业的利润率未必是最高的。这里面有个效率问题。如果垄断企业发现自己的利润率很高,为防止这方面冒尖,它可以采取增加成本、降低效率来降低利润率。例如,我们会看到垄断行业人浮于事,收入却很高,而且浪费严重。竞争性行业有时候也可能利润率很高,但是好景不会长,大量资本涌入,最后很可能造成大企业破产。象某些太阳能龙头企业,就面临这种遭遇。
由公式3可以得到:f= (ΣLi)/G=(ΣGifi)/G,(公式4)。由公式4可知,社会平均利润率等于各企业部门利润率相对于资本的加权平均值。个别资本量越大,它对于平均利润率的贡献就越大。这说明大资本的重要性。要特别关注大资本对利润率的影响。从负面角度说,资本量越大,浪费也可能越严重。
现在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考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规范垄断企业的经营行为。
1.监管垄断大企业的利润率,不能囿于考察它的利润量。如果企业利润率偏高,可以通过降低产品出厂价格的办法,压低其利润,使利润向下游企业或者消费者转移。利润率偏低则反方向调节。现在的成品油价格调节属于这一情况。
2.考察企业人均创利水平。设企业职工人数为Ni,人均创利为Li/Ni,用这一指标限制垄断企业冗员,提高效率。
3.考察垄断企业职工收入水平。有的垄断企业负债累累,年年亏损,叫苦不迭,而其职工收入很高,福利很好。这相当于把部分利润转变成职工收入。应该对其收入进行监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年平均收入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接近9万元。不是说这个行业的科技含量怎么高,而是国家制定的存贷利率差政策确保了他们的垄断利益。另外,也可以通过个人收入累进税率所得税进行调节。今年3月两会期间,有企业家政协委员再次要求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理由是向高收入人群增加税负,减轻低收入者负担。然而,这种理由不成立。提高个税免征额反而是减轻高收入者税负,所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当场回应说,个税免征额已经提高到月收入3500元,纳税人从9000万人减少到3000万人,现在没有可能继续提高免征额。本人同意这种看法。笔者担心的是累进税率还不够高以及所谓灰色收入问题。
4.考核大型国企的人均增加值。人均增加值的提高反映效率的提高、增长方式的转变。如果重点考核企业增加值的增长,很可能助长企业低水平扩张。
还有一些效益、环保方面的平均值指标,例如单位增加值能耗,就不再一一罗列了。(201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