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李小龙传奇》,反思审美惰性


《李小龙传奇》,反思审美惰性

      笔者: 崔金堂 ,曾已四次分别以《“李小龙传奇”带给青少年的不仅仅是中国功夫热》《 倾听胡主席致辞与喜看“ 李小龙传奇 ”》《“李小龙之死”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惋惜》《“李小龙传奇”是在误导观众吗?》为题,对央视一套黄金段已热播、现央视一套上午段及不少地方台仍正在热播的50集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进行了评说。现欣慰地收到一些网友的电话与短信,说我的评论见地非凡,对正确引导青少年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学会做人,大有裨益。

      为此深表谢意!我想,不是我的文章写得好,而是主创人员将《李小龙传奇》拍得好。就拿本剧的摄像来说,也不乏成功的突破与创新。

      无论是李小龙在香港或美国,片里曾多次寓意深邃,令人遐想地出现一艘窗明舷净的客轮行驶在蓝天碧水之间。背景是如同镶嵌在水晶里的城市。一切是那样的安宁、和谐与空灵。这画面既令人陶醉,又同时陶冶人、净化人、升华人。是啊,和谐世界理念就是要我们不断挖掘人类的共性、共存与共求。不要怕拍外国的天比我们蓝,水比我们绿,环保比我们上档次,山、石、屋、路、村庄、田野比我们空灵。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吸其精华、剔其糟粕,有什么不好?

      张艺谋导演与他的团队,七年磨一剑,终于创作出人类共性、共存与共求的北京2008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将使那些粗制滥造的编导们自惭形秽。除了腰包里赚足了钞票,他们还能给国民及世界留下什么呢?

      创作上的思维定式,产生思维惰性。由思维惰性生产出来的影视产品,只能导致观众的审美定式与审美惰性。一些只图一时之利的主创人员,他们利用手中人民所给予的资本和资源,不是出于责任,而是强奸民意,愚弄国民。而某些电视台呢?为了挣得可观的广告费,他们为“糊”作伥,昧着良心,一味地拍马吹捧。在荧屏前,他们是强势,观众是弱势。他们不厌其烦、不遗余力地吊观众的胃口,一遍又一遍翻版重拍,可怜的观众只得坐井观天地死死盯着井口那块“天”。“最民族的也就是最世界的”,这话不错!但不能因为片审好通过,又是轻车熟路,不需要花大力气,也不需要付出大成本,就打着这个旗号,老是在翻版改朝换代那“一将荣耀万骨枯”的血淋淋的残杀,老是在撕裂已经愈合或正在愈合的伤口,并在伤口上撒盐,以求刺激观众的感观,提高收视率,卖出好价钱。这其实是一种“左”的思潮在影视界的反映。纵观历史,思维定式与思维惰性最容易产生“左倾”!它将严重阻碍我国影视事业为构建和谐世界去面向世界与未来。长此以往,我们的片审,还有我们的国民,尤其是天真无邪的青少年,就容易产生审美惰性与审美封闭。而在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里,没有一触及爱情就是缠绵悱恻;死去活来;剪不断,理还乱。也没有一涉及民族问题,就一定是侵略、枪杀、阴谋和周而复始的复仇。说实在的,导致异国他邦某些不了解、不理解中国,甚至妖魔中国的现象,其成因除了少数反华势力的蓄意歪曲宣传,我们自身的某些艺术作品,也是在自己糟践自己,自己妖魔自己。令人欣喜的是电视剧《李小龙传奇》的主创人员终于以他们的责任、胆略与智慧引导观众突破“井口”,看到了我国影视世界更广阔、绚烂的蓝天、白云。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创作上的思维定式与审美上的惰性,不厌其烦地“炒现饭”、翻版重拍之类的“小家碧玉”是不行的!我们的国民不仅要立足自身民族的根基,还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不能一味地随古人哭泣而哭泣,随古人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考古是为了发掘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科研价值与经济价值,去更好地创新未来!而不是把我们自身也带进坟墓,使考古者也成了殉葬品或古董。

      改革开放,就是要遵循胡锦涛同志有关统筹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重要论述,立足本职,放眼世界,敢为人先、与人和谐,学习、吸收人类一切文明与进步,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壮我中华,造福世界。这就是影视制作者的良心与责任。当然,它任重而道远。不过,电视剧《李小龙传奇》的主创人员已为我们走出一条值得借鉴的路。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同样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李小龙背靠着一个贫弱、被某些异邦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他都能奋斗不息,力挽狂澜,“打”出一片新天地。而我们今日背靠着一个经过改革开放30年,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一个成功举办北京2008奥运会、残奥会,“神七”上天、中国宇航员太空行走的盛世华夏,什么新天地创造不出来?昔日的李小龙倒下了,而一个成功扮演李小龙的“李小龙”诞生了!愿成功扮演李小龙的青年演员——青少年心中的又一偶像陈国坤一路走好!像成龙大叔那样,成为盛世中华、和谐世界的一代华人巨星。“成”为一条真正的中国“龙”!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者:崔金堂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三中学退休语文教师

http://bbs.ent.163.com/bbs/tv/106212348.html

http://bbs.cntv.cn/thread-11935414-1-1.html

http://www.xici.net/d102728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