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分利率(SHIBOR)飙升,意味着银行资金紧缺。但事实如此吗?2013年6月17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载评论文章“热钱离境不会导致市场失血”,从头至尾均表现出,担心金融市场资金缺紧是杞人忧天。《 人民日报海外版 》的评判与SHIBOR迥异。
实际上,SHIBOR报价机制是参照LIBOR和TIBOR设计的,而LIBOR和TIBOR因在金融危机期间遭遇人为操纵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调查和处罚,查处的入手点正是”反垄断“。
回归到我国,SHIBOR飙升的同时,与”市场不失血”形成强烈反差,这是否意味着SHIBOR报价机构可能潜在地串谋并高报价格呢?这完全值得我们深思!!!
(以上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