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宽落幕正常 新兴市场“末日”未必


      本次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的最大特色,或者说与以往我们所面临的历次危机所不同的一点恐怕就是各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了。这一始于美国的央行——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危机的缓和应该说是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然而,正如中国人常说的那样,“是药三分毒”,量化宽松政策也同样如此,其所带来的最大的危害恐怕就是由于货币的泛滥所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由于美元的世界第一的国际货币的地位,因此,在美国宣布量化宽松之初,世界各国几乎是众口一辞的指责之声,认为美国人这是损人不利已的行为,是以邻为壑,会带来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我们则称之为输入型通货膨胀。总之,是美国人做的坏事。然而,当美国宣布将会逐步的退出量化宽松之后,世界各国却又差不多也是异口同声的声讨其不负责任了。

    对于美联储来说,其服务的是美国经济,因此,当量化宽松政策的目标基本达成之后,退出量化宽松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相反,如果不退出的反而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了。当然,由于美元的地位所决定的,美联储的这一退出行动,肯定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发展。而对于发展中国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来说,由于其经济结构的原因,这种影响肯定会更大一些。这或许就是本文作者发出新兴市场“末日”来临这一论调的原因。不过,我们倒并没有如此的悲观,我们认为,影响是肯定会有的,至于是不是“末日”来临了却也未必。对于某些国家来说“末日”或许真的有可能降临,而对于有些国家来说,却很可能地痛苦之后迎来峰回路转。关键还在各个国家自己对经济的调整与把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