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在天津三十年》之四十一:严复娶继室朱明丽


 41)严复娶继室朱明丽

            严孝潜

       严复在1899年11月30日致张元济的信中,除同意将《原富》交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外,并言及计划年底南下上海续弦事:“复年杪拟往海上,有续弦之事,封河前南,开河后北,果不中改,则腊鼓声中,当有一番聚晤,复与足下共盼之矣。”

       原来,《天演论》正式出版发行后,南京的一位女学生朱明丽,中英文兼通,看了《天演论》后,对严复极为祟拜和好感,并扬言她非严复不嫁。

       时江莺娘因得有精神病症遗传,与严复共同生话不及数年,即时发时愈,初始时还不十分严重,后来病情转剧,偶一失常便会纠缠到好几个月,实际上已不能主持家务。当时挚友薩镇冰和堂弟严观谰都不断劝严复再娶继室,严复也认为事出无奈,就决定要娶朱明丽为继室,计划年底南下到上海续弦。但后来严复未能按计划在1899年底南下,严复在1900年1月29日写给吴汝纶的信中,提到:“沪上之行,以孱躯不耐犯寒,秦望权船,上下不易,所以中缀,无他故也。”由于严复考虑到上海冬天的天气寒冷,而自已的身体“不耐犯寒”,上下船均不容易,所以改到了第二年1900年春,才去上海续弦。

       1900年3月底,严复由天津赴上海,与朱明丽结婚。在4月18日郑孝胥的日记中记有:“得柽弟书,言严又陵在沪续弦,娶南京朱氏女。朱通英文,自言必得如严者嫁之。严闻而娶为继室,亦快谈也。”

       因戉戍政变而被放逐回乡的黄遵宪,在1899年也听说严复拟在年底南下续弦,在该年作续怀人诗一首《怀严又陵》,以表祝贺。但黄遵宪不知道真否有这回事,在1900年又给严复写了一封信《致严又陵书》云:“闻公在申江,因大著作,而得一好因缘,辄纱诗奉怀,然未审其事之信否也?”

       直到1902年,即将走完人生道路的黄遵宪,才把《怀严又陵》抄寄给严复,向朋友献上一份迟到的礼物:“一卷生花《天演论》,因缘巧作续弦胶,绛纱坐帐谈名理,以请麻姑背蛘搔”。真可谓《天演论》还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严复和朱明丽结婚以后,朱明丽就一直掌管严复家中的事务,先是在天津,后到上海,1910年才搬到北京,和严复共同生活。

       1900年4月下旬,严复和朱明丽夫人从上海返回天津,但旋在7月12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前夕,严复全家隨难民从租界码头搭船仓惶离开天津,赴上海避难,赁居闸北长康里。

       1901年5月上旬,严复应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字燕谋)之邀北上。严复携朱明丽、江莺娘等家眷一行,由上海抵达天津,住在英租界海大道开平矿务局内。不久,严复正式就任开平矿务局华部总办。

       严复在1902年3月4日,又同意应聘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不久,严复就离开天津到北京,但由扵身兼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华部总办和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两职,只好来回奔波京津两地,但朱明丽夫人等家眷仍留住天津。

       1904年3月底,严复辞去京、津二地的职务,遂委托张元济代觅上海住所。4月28日,严复与家眷在天津乘坐安东号轮船离津赴沪。`5月2日,严复及家眷抵达上海,严复和朱明丽夫人寓北河南路图南里551号,江姨太和三儿严琥、长女严瑸另居沈家湾青苍京兆旧宅。朱明丽夫人和江姨太在天津期间是合住在一起,这次到了上海,严复将其分开居住。或许是严复吸收了在天津两人合住在一起的教训,严复后来在写给朱明丽的信中曾说:“ 至汝来后,(江姨)更是一肚皮牢骚愤懑,一点便着,吾暗中实不知受了多少闲气。此总是前生业债,无可如何,只得眼泪往肚里流罢了”。严复可能是为了避免家庭纠纷,维系家中妻妾和睦,遂将其分开居住。

       12月3日严复应张翼邀请离沪赴伦敦参加开平矿务局诉讼工作,于1905年5月回到上海。

       1908年8月下旬严复带江莺娘由上海到天津就任“新政顾问官”,朱明丽和孩子们留住上海。在这以后,严复时南时北,有时带江莺娘随行,有时独身一人回上海。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北京,严复均经常写信给朱明丽夫人,长时十天半个月,有时三、五天就有一封,对朱明丽甚为关心。

       1909年6月2日夜,严复因身体不好,晚上睡不着觉,遂在凌晨三点,写信给夫人朱明丽,严复在信中说:“吾离家未及一月,然思归之心已不可任,平日在家受汝等服饲,视若平常,至于客居,方知其乐。”表达了对朱明丽夫人的感激之心。

       1909年12月22日是冬至,严复特意在百忙中抽时间写信给朱明丽夫人讲:“本日是卿生日,又系冬至,故特拨冗作缄相寄。”

       1910年10月上旬朱明丽夫人和儿女们搬迁到了北京,结束了从1904年搬到上海后,六年来一直留居上海,而严复则时南时北的分居生活。

       朱明丽夫人在1910年10月搬到北京居住才有一年的时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0月14日严复在日记中,记有“京师颇骚乱,南下者多。”随后,严复也将家眷由北京送往天津,只有他“独自和几个仆人”留居北京。又开始了和朱明丽夫人的京、津两地分居生活。

       1912年10月7日,严复辞北京大学校校长职。10月19日,严复差人到天津,接朱明丽夫人等家眷回北京,江姨太则留住天津。结束了朱明丽夫人和严复分居京津两地的生活。

       1918年11月严复回闽为三子严琥完婚,江莺娘和朱明丽均未同行。1919年1月21日严复“在郎官巷病发几殆”,1月30日大儿子严璩回省,朱明丽夫人一起来到福州探视,这是朱明丽夫人在1900年和严复结婚后,时隔十九年第一次来到福州,也是最后一次来福州。

       1919年5月下旬,严复和朱明丽夫人离福州到上海,严复入住上海红十字医院治病。7月20日,朱明丽夫人搭新铭轮离上海,先行北上返京。直到10月16日,严复才由上海回到北京。

       1920年10月19日,严复遵医嘱,又告别了朱明丽夫人等家人,与次女严璆离开北京踏上返闽避寒的旅程,谁知这告别,后来竟成为了严复与朱明丽夫人的最后诀别。 

       1921年10月27日,严复寿终于福州郎官巷寓邸,享年六十有九。12月20日,严复长子严璩从北京回到福州,为严复举行葬礼。朱明丽夫人和江莺娘等均没有返闽。

       严复逝世后,朱明丽夫人由北京迁居上海,並于1941年在上海病逝。

       

       朱明丽夫人和严复生育有二子三女,次女严璆、四子严璿、三女严珑、四女严顼、五子严玷。

       次女严璆,字华严,1901年生。严复有一只盛饭专用的饭碗,精美细緻,有一天被仆人不小心地打破了,严复登时发起火来,唠叨不休,严璆当时才十五六岁,反问了一句:“大大(儿女们对严复的称呼),天下有没有不破的磁器?”,顿时,严复就不再说什么。事后严复着实跨奖这个女儿能“规父之过”。后来,严璆信奉了天主教,当了修女,曾到罗马留学,后到新加坡天主教学校任教。

       四子严璿,字季将,乳名约翰,1904年生。1923年去美国留学,专攻建筑,在大学三年级时,就取得俄亥俄州工程师职衔,随即在美开业,自任建筑师,办理迠筑工程绘图设计业务。抗战期间回国后,全家迁往南洋,后在新加坡当迠筑师。

       三女严珑,字海林,1905年生。擅长中英语文,并工山水画。

       四女严项,字眉男,1908年生。精通英、法语言,自修德、俄、日各国文字并研修药物化学,解放后在上海医学化验所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与大姐严璆同时自杀。

       五子严玷,字雅骞,又名佛烈,1910年生。天津南开高中毕业后自费赴比利时入鲁文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因学业优秀曾获得比利时皇家奖金。毕业后又赴荷兰,专攻水利工程。抗战期中返国,后被荷兰政府聘往任职。抗战胜利后因患癌症,病逝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