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生活的支点。


  一个朋友说,她现在很想得开,只要每天有饭吃就好。我不解,追问,为什么这么豁达了?她说,她现在开始学佛,性格也改变很多。我说,那不叫学佛,是信佛好不好。她坚持说:是学佛。她还自认为她的善根很深。她说:“记得以前我动不动就生我弟的气还经常骂他,现在无论他做错什么我都不再骂他,本想生气转念一想事情都发生了,生气有何用,就自然平静了”。

  看来,佛陀的力量真得很强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追求,也许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一个整天叫嚷着要寻找发财的路径,整天为了现实的生意而唉声叹气的北部湾女人,今天也变得如此无所谓,只要每天有饭吃就好!多么简单的要求!每天三餐,固然不多不少,掐指一算,人民币计价30元足矣。满足了这等条件,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学佛修行,这看似寒碜,可贵在内心!

  有时候,也许是太多的时候,我们大都有一种活着很累的感受,生活伴随着无形的压力,让每一个活着的人忍受一种气喘吁吁的困苦,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类似阿基米德撬动地球一样的支点来解压,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们也可以主动的寻找一种类似这样的支点,再结合我们自身的能量——杠杆,运用杠杆原理来撬动生活的困苦,正如我的朋友一样,学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一个不错的支点,他可以把阴魂不散的困苦赶走!

  庆幸的是,我的朋友,这个一向给人自强不息,大家风范的北部湾女人,找到了解压的支点——学佛!然而,不庆幸的是,真有点为她担心,怕她走火入魔!在对凡间的无所谓中迷失了自己,走入了一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精神高地!

  还好,她是学佛,不是信佛!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学佛,是一个观察者的角色从观察的角度,是一个门外汉从整个佛教的外围依葫芦画瓢,入不了心,学之皮毛,用以解压,具备一种用佛家的理论来化解生活的困苦和行走的不幸,哪怕就是用佛家的境界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断然达不到信佛的高地!

  然而信佛,何为信佛?那就是心诚则灵的概念,是信其有,不信则无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是融入骨髓,深入内心的状态,是真正意义的佛教徒,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人,你看那青秀山的尼姑,桂平西山的和尚,他们就属于信佛者!

  所以,我的朋友特别强调她是学佛,在我一再的语言刺激引诱下还是坚持说自己是学佛,不是信佛。这大可让人安心,不用担心她会走火入魔了!

  信佛,其实,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种状态!前面说了,哪怕就是用佛家的境界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断然达不到信佛的高地!何况,你就是在自己的屋檐下虔诚念经,烧香拜佛难道就可以达成信佛的境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要真正做到信佛确实是不简单不容易的一件事!你看那终南山的修行者,你看那各地的庙宇寺院,你听那朝钟暮鼓,就知道什么叫修行?什么叫信佛了。

  佛教是宗教的一种,实质上,是一种思想形态!下意识的思想形态,充满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这种思想形态具备的力量无穷大!他可以禁锢一个凡人的脚步,也可以改变一个凡人的命运,还可以提升一个凡人的仙人境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得道高僧!要达成这样的结果,必须付出不凡的前因,这也刚好符合佛教的《因果经》,在佛教的《因果经》中有四句最具原则性的经文:“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意思是说:你前生种了什么因,今生就会得到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后世也会得到什么果。

  刚才说了,要得道高僧是一件不易之事,结合《因果经》,你前世必须是种下了“得到高僧”的因,因此,你才有缘在今生得到高僧,修行成仙。所以,现实里很多在寺庙之外高香缭绕的人们是不可以得道高僧的,他们大都是为了帮生活解压,说的更高尚的层面,我可以理解他们是在忏悔,是在求佛陀的原谅,是在向佛陀赎罪!

  因此,佛,当然是可以学的,学之有用,为我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增添内心的动力;也为我们不少遇见的生活困苦而化解谜团;同时也为我们偶遇的一筹莫展而指点迷津……这一切正面的力量是积极的,是进步的,所以,用佛教的一些理念和境界来作为生活的支点恰是合理,合情,合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