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缺陷和改进之策


  我们知道为了解决病看不起问题,国家先行在安徽等一些省份进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通过从国家,地方和个人三方统筹设立医保基金来统一支付参保人员的所产生的医疗费用问题。新农合制度实行几年来,因病致贫,看不起病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制度自身设计还并不完美和全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及时的完善和改进。

   首先要搞清楚新农合主要保的是小病,而实际上如果管控医药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农村自身是可以负担起小病,而现在实行新农合制度以后,反而小病当大病医,使得整体的治疗费用上涨,也一度是医保基金处于透支的状态,也才使新农合的参保标准一再升高,比如由起初的个人25元,地方25元,中央25元统筹建立医保基金,后来提高到50,现在又是60,而且按照目前的解决思路和各地大兴医院新区建设的现状,未来参保标准会进一步提高。回到刚才所述实际上我认为最应该保障是大病,许多家庭都是被大病拖穷,而现行制度却没有对此下药,而是保基本可以说没有抓住重点,而笔者之前就曾说过小病无需合作医疗,只需管理好医疗市场即可,要建立防大病,帮助大病家庭的制度,当然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而新任总理李克强在不久前就对大病救助问题给予了很大的重视。

  其次之所以采取合作医疗制度和其它所有统筹一样皆因政府自身的财力有限,必须联合社会力量来办大事,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也是如此,国家出一部分,地方出一部分,个人出一部分共同建立起较大的医疗基金,但是殊不知缺乏约束机制,使得医生和病人都希望小病大医,而更不可思议的是报销比例一再提高,无疑更是纵容这种现象,使问题更加严重,正如上述医疗市场自身也需要整顿和治理,寄希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而回避医疗市场自身的改革去解决看病贵问题无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看到医疗整体治疗费用仍在快速上升,医保参保标准一再提高而医保基金却一再告急主因,另外一方面新农合制度设计的妙在用一部分不生病的人钱去帮助那些生病的人,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但长此以往。特别是在参保标准提高的情况下,退保现象就会增多,就会出现常生病的人去参保,而不常生病的就退保,使基金难以为继,所以经过几年的实践,制度要完善和改进,也就是当前我认为要解决小病大医问题,不是鼓励医生多开处方,多让病人做检查,而是依据少开处方,少做检查或者说依据病人治愈的总费用来给医生花工资,治愈花费最少的医生得到更多工资来作为激励,另外一方面对参保人来说,如果当年报销的医疗费用越高,当年要追加一定量的参保金,而若当年无医疗费用或者医疗费用很少,应该退还部分参保金,并在来年降低其参保金,总之医疗市场自身需要整顿和治理,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若想维系需要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