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从双汇收购交易中得到什么?
中国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Shuanghui International)收购美国弗吉尼亚州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的计划带来的好处多多。但也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
首先来看看积极的一面。这是迄今为止中资公司在美国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不仅将保留美国的工作岗位,而且可能增加出口。史密斯菲尔德是世界最大养猪及猪肉加工企业,而猪肉则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该笔交易将强化并不总是志同道合的两个大国之际的关系。与其他中国在美投资一样,该交易将使得中国更加依附于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于中国而言,其认为至关重要的猪肉加工行业将从这笔交易中学到技术和诀窍。毒牛奶、镉大米、漂浮在黄浦江上的死猪—这是一个仍在学习如何大规模生产食品的国家。食品安全保障是中国政府最新五年计划的重头戏。中国领导人清楚,没有什么会比在这两方面上失败更快引发社会动乱了。
所以,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不是么?也许不尽然。
一位美国贸易专家称,人们急于宣扬这些交易的好处,但是没有人宣扬利用它们的需求;现在美国有这么多的公司在抱怨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所以我们怎么才能借此交易争取更多利益呢?
换句话说,美国应该通过这笔交易从中国等价交换些什么回来呢?
迄今为止,中国对美国的投资总计大约260亿美元,而且正在快速攀升。美国对华投资大约为700亿美元。美国企业还表示,如果中国允许,他们的投资还会比这多得多。
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就从食品和农业领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说明。
美国对华农产品年出口额正在飙升,2009年到2012年间增长了111%,至234亿美元。农产品在美国对华出口总额中占到了大约25%。
但是中国美国商会说,这只是管中窥豹。该机构的报告称,中国依然存在“限制外商投资农业领域,不科学的市场限制以及不透明的歧视性贸易政策”的问题,这与其他行业的美国企业的怨言相呼应。
2011年12月份,中国发布了最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Guiding Catalogu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Industry)。中国美国商会称,该目录对一系列行业施加了新限制,其中包括农业经营和生产活动,比如“在种子生产、谷物培育和储存、油籽加工和玉米加工等行业增加了新的限制;粮食收购也被加入到限制清单中;玉米加工限制已经扩张至••••••”,不胜枚举。
1997年的一项规定仍禁止外国企业在中国成立外商投资种子分销和零售公司。最新目录则首次宣布,外资公司不得从事生物技术的研发。中国对美国出口至中国的多种家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还禁止进口美国牛肉。中国因在猪肉中发现了莱克多巴胺残留,将美国猪肉生产企业从对进口商名单中去除。莱克多巴胺属于一种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及其他卫生机构批准的饲料成份。
而中方则对美国限制进口中国肉类、鱼类和其他农产品表示不满。中国也的确允许部分美国资本进入国内农业领域。美国大型农业综合企业嘉吉公司(Cargill Inc., CRG.XX)刚刚在中国建立了大型家禽生产业务,该公司的Mike Martin表示,该业务属于从农场到餐桌的垂直整合模式。
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的史剑道(Derek Scissors)表示,美国应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个月在加州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时向中方提出这个问题。
美国应该告诉中国,中国在食物供应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美国是在用史密斯菲尔德的技术帮助中国。美国将把该收购交易当做敏感领域问题处理;那么中国可以允许美国企业进入哪些敏感领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