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丹麦的国民主义和自由主义


  丹麦自由主义(Liberalism)和国民主义(Nationalism)运动在1830年代得势,且在欧洲1848年革命(Revolutions of 1848)的1849年6月5日成为立宪君主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成长的资产阶级(Bourgeoisie)要求在政府中的股份,而丹麦的弗雷德里克七世(Frederick VII of Denmark)为了避免像在欧洲到处发生的流血革命对公民要求做了让步。新宪法出现,分权(Separation of powers)且授予所有成年男性公民权(参政权【Suffrage】),也授予出版、宗教和结社自由。国王成为行政分支(Executive【government】)首领。立法(Legislature)分支包括两个议院(Rigsdagen,1849-1953年);国民议会(Folketing)包括被总人口选举的成员, 土地议院(Landsting)被地主选举。丹麦也获得了独立司法。

  该革命的另一个重大结果是丹麦在加勒比的殖民地——丹麦属西印度(Danish West Indies,1754–1917年)的奴隶制的废除,该殖民地在其较早历史见证了全球最大的奴隶拍卖。1845年丹麦的其他热带殖民地——在印度的特兰奎巴被卖给不列颠。

  丹麦国王的疆土仍然由众岛屿构成,日德兰半岛的北半部和与荷尔斯泰因公国真联盟(real union)里的石勒苏益格公国。

  众岛屿和日德兰半岛一起组成了该王国,然而该君主拥有与该王国个人联盟里的众公国。石勒苏益格公国组成一个丹麦封地,而荷尔斯坦因公国保持为德意志联邦(German Confederation,1815-1866年,中欧)的一部分。

  从18世纪早期开始,且从19世纪早期开始更这样,丹麦人越来越习惯于将众公国和该王国视为在一个国家(主权国家【Sovereign state】)里统一。然而该观点与在众公国中占多数的日耳曼人产生冲突,他们也被自由主义和国民主义倾向鼓舞,导致了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主义的运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主义者旨在从丹麦独立。1849年宪法改变后爆发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First Schleswig War,1848年月24日–1851年) 且多亏不列颠和其他大国的干涉才以保持现状结束。

  如何处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问题在丹麦产生了许多争论。国民主义-自由主义者要求石勒苏益格和丹麦的永久联结,但声明荷尔斯坦因随便它。然而国际事件压倒了丹麦国内政治,且丹麦在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Second Schleswig War,1864年2月1日-10月30日)中面临了对抗普鲁士(Prussia,1525-1947年,中西欧)和奥地利的战争。是战从1864年2月持续到10月。丹麦被普鲁士、奥地利轻易击倒,且被迫放弃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

  是战引起丹麦作为一个国家的严重创伤,迫使它重新考虑其在世界的地位。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的失去成为17世纪开始的一系列长期战败和领土丧失的最新一桩。丹麦这时失去了该王国最富庶的一些地区:斯卡尼亚给了瑞典而石勒苏益格给了日耳曼,所以该国专心发展较穷地区。广泛的农业改进在日德兰发生,且强调“寡”民、乡下丹麦的体面、且对更广大愿望的回避的新形式民族主义成熟。

  19世纪下半叶工业化到来。1850年代该国第一条铁路建成,且改进的交通和海外贸易允许工业发展尽管丹麦缺少自然资源。1870年代工会开始发达。很多人从乡下迁徙到城市,且丹麦农业变得集中于乳制品和肉产品的出口。

  国际主义和国民主义这两个观念成为了丹麦工人运动的很大一部分。

  当社会问题变得与国际主义联系,工人运动得势。社会主义理论及和各国工人运动联结的第一国际(First International,即国际工人协会【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1864-1876年】)的有组织联系铺开了道路。路易斯 皮奥(Louis Pio)作为驱动力出现。1871年跟随着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1871年3-5月)的血腥战败,他开始出版社会主义报章杂志。他坚强地为在工人自己管理下的一个独立组织而活动,且组织了第一国际的丹麦分支。这成为在丹麦国际劳动协会名称下的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s【Denmark】,1871年-)的基石。作为联合和政党的结合,它熟练地将国民主义和国际主义因素带到一起。

  皮奥将国际主义视为对工人斗争成功生死攸关:没有国际主义,没有进步。他指出中产阶级跨越国界合作并使用国民主义修辞作为对抗工人及其解放的武器。

  丹麦开始为更高的工资和社会改革组织罢工和示威。但这些温和的要求足以激怒雇主和法律和秩序(law and order【politics】)力量。1872年5月5日佛雷德公园(F?lledparken,丹东)中事情到达紧急关头。当局逮捕3个领导人路易斯 皮奥、保罗 格勒夫(Poul Geleff)和哈拉尔德 布利克斯(Harald Brix),控告他们并宣告他们犯了叛国罪。3人离开丹麦去合众国设立靠近海斯(堪萨斯【Hays, Kansas,美中】)不幸且短命的社会主义殖民地。

  新宪法后出现的政治情况惊吓了许多现存精英,因为它不可避免地授权(Empowerment)给了农民。几乎没受教育的单纯男人取代了专家和教授在政权中的位置。与来自城市自由主义和激进分子联合的农民最终赢得了国民议院的多数。即使宪法改变促进了土地议院的权力,左翼丹麦自由党(Venstre【Denmark】)要求组建政府,但是仍然是行政分支首领的国王拒绝。然而1901年,国王丹麦的克里斯蒂安九世(Christian IX of Denmark)让步并要求自由党成员约翰 亨里克 德意恩泽(Johan Henrik Deuntzer)组建政府——德意恩泽内阁(Cabinet of Deuntzer)。这开始了议会政府的传统,且除了1920年复活节危机(Easter Crisis of 1920)的例外,从1901年开始没有政府违反国民议院的议会多数派而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