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丹麦


  1901-1939年

  在20世纪的最初几十年新的激进党(即丹麦社会自由党【Danish Social Liberal Party,1905年5月21日-】)和旧自由党共享政府。该时期妇女获得了投票权(1915年,妇女参政权【Women's suffrage】)且合众国购买了一些丹麦殖民财产:西印度的圣 约翰、圣 克洛伊和圣 托马斯3岛。该时期也见证了丹麦开创重要的社会和劳动市场改革,为现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奠定了基础。

  丹麦在一战中中立,但斗争很大程度上影响该国。因为其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德国无限制潜艇战(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是一个严重问题。丹麦没有选择只能将其出口商品卖给德国而不是海外国家。乘机获暴利(战争暴利【War profiteering】)普遍发生,但商业也因为战争和接着发生的欧洲金融不稳遭受了巨大破坏。定量配给被设置,且发生了食物和燃料不足。1918年跟随着德国战败,《凡尔赛条约》(Treaty of Versailles,1919年6月28日)强推石勒苏益格公投(Schleswig Plebiscites),导致了北石勒苏益格(现南日德兰【South Jutland】)回归丹麦。国王和部分反对派抱怨首相卡尔 特奥多尔 扎赫勒(Carl Theodor Zahle,任期1909-1910年和1913-1920年)没有利用德国战败拿回1864年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中失去的更大的省份部分。国王和反对派想要接管弗伦斯堡(Flensburg,德北,德丹边界)市,而内阁坚持只要求多数是丹麦人生活的地区,这就导致了在受影响的地区关于他们想要成为丹麦一部分或保留在德国里的公投。国王丹麦的克里斯蒂安十世(Christian X of Denmark)相信他有人民的支持,利用其保留权(Reserve power)解散了扎赫勒内阁,导致了1920年复活节危机。作为该复活节危机的结果,国王许诺不再干涉政治。尽管丹麦未修宪(丹麦宪法【Constitution of Denmark】),丹麦君主至此脱离政治。战争结束也促进了丹麦政府结束与冰岛的协商,导致冰岛在1918年12月1日成为主权王国(冰岛王国【Kingdom of Iceland,1918-1944年】)而保留丹麦君主作为国家元首(Head of state)。

  1924年国民议会选举(Danish Folketing election, 1924)中,在有超凡魅力的托尔瓦德 斯陶宁(Thorvald Stauning)领导下社会民主党成为丹麦最大的议会政党,该地位他们维持到2001年。因为反对派仍然在土地议会保持多数席位,斯陶宁不得不与一些右翼政党合作,使社会民主党成为更主流政党。1930年代他成功地中介了重要政策,结束了丹麦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1930年代),也为福利国家铺设了基础。

  二战

  主文章:丹麦占领(Occupation of Denmark)

  丹麦在二战开始时宣告其中立且与纳粹德国(Nazi Germany,1933-1945年)签署了不侵犯条约。然而1940年4月9日,德国(使侵略挪威的交通得到保证)占领丹麦

  ,遇到有限的抵抗。不列颠军为防止德国占领先行占领法罗群岛 (British occupation of the Faroe Islands,1940年4月12日) 并入侵冰岛 (Invasion of Iceland,1940年5月10日)。1944年6月17日跟随冰岛宪法公投(Icelandic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1944;1944年5月20-23日)后冰岛宣告独立并成为共和国,解散了与丹麦的联盟。

  纳粹占领丹麦展现了独特方式。占领情况非常温和地(尽管1941年6月当德国国防军【Wehrmacht,1935-1945年】入侵苏联时【巴巴罗萨行动[Operation Barbarossa,1941年6月22日-12月5日]】当局取缔了丹麦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Denmark,1919年-】)开始,且丹麦保留了自己的政府。新联合政府试图通过妥协从纳粹统治中保护人口。德国允许土地议会保持会议,警察在丹麦控制下,德国当局与当地人保持距离。然而纳粹的要求最终变得对丹麦政府不可忍受,所以在1943年其辞职且德国完全控制丹麦。此后武装抵抗运动成长起来对抗占领军。是战末期,丹麦对德国来说变得越来越难控制,但该国保持在占领下直到接近战争结束。1945年5月4日,丹麦、西北德和尼德兰的德军向同盟国投降。1945年5月5日,不列颠军队解放哥本哈根。3天后是战结束。

  1943年当纳粹威胁驱逐犹太人时丹麦成功的偷运多数其犹太人到瑞典(见丹麦犹太人的营救【Rescue of the Danish Jews】)。

  战后

  1948年丹麦授予法罗群岛家乡统治(home rule)。1953年丹麦经历了进一步的政治改革,废除了土地议会(选举上院)、格林兰的殖民地位,通过签署新宪法允许了女性王位继承权。

  是战后,伴随着苏联形成的可察觉的威胁和二战的教训在丹麦人头脑里犹新,该国放弃了其中立政策。1945年丹麦成为联合国宪章成员,1949年成为北约最初成员(尽管丹麦最初试图只与挪威和瑞典组成联盟)。带着协调诺迪克政策目的的诺迪克委员会(Nordic Council,1952年-)后来出现。后来,1972年丹麦的欧共体成员资格公投(Danish European Communities membership referendum, 1972;1972年10月2日)中,丹麦人投票支持加入欧盟(European Union,1952年7月23日)前身欧共体,且1973年1月1日成为成员。此后,丹麦被证明是欧共体的犹豫成员,决定不参加许多提议,包括2000年丹麦欧元公投(Danish euro referendum, 2000)拒绝的欧元。然而近些年,传统的怀疑欧洲主义(Euroscepticism)态度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