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在天津三十年》之二十二:严复最后一次回闽参加科考,升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22)严复最后一次回闽参加科考,升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严孝潜

       1893年8月25日,李鸿章给庆郡王奕劻写信,讨论昆明湖水操学堂学生来天津考试事宜时,提到“当即遴委熟谙西学之罗道会同水师学堂吕道、严道认真考校”

       1893年秋,严复再次回福建参加癸巳乡试。

       严复虽然在1891年,“免选知府,以道员选用。”但这仍不是正式功名,当时,公开卖官鬻爵十分普遍,由於捐官太多,甚至老死终身也不一定就有实缺。所以严复决定仍然要参加科考,以博一功名,变为科举出身。遂决定在送王夫人灵棺回福州时,再次参加福建癸巳乡试。

       在他途经上海时,探望了阳岐故里的同乡叶大庄。

       叶大庄(1836-1914)同治癸酉举人,曾任江苏邳州知州,他因很久也没有归家,二人就结伴回闽。两人在一天傍晚,回到故乡阳岐,因严复祖居“大夫弟”人口拥挤住不下,当晚就住在叶大庄的家“玉屏山庄”。为此行,叶大庄还专门写了一首五言诗:“村人迎归船,书筐两奴运。晚潮风又热,到门廿里近。荔枝惜已迟,龙眼啖不尽。蛤田蛋屋间,浪花绿接畛。数千桔柚林,园翁半族亲。望衡是茅齐,鱼饭过勿哂……”写出了故乡阳岐鱼果之乡的风情。

       “玉屏山庄”当时是福州著名园林,位于阳岐的下岐,环玉屏山而建,有数十座建筑物,外环护村河,内有鱼池假山之胜。严复长子严璩在1909年回闽任    福建财政正监理官时,曾典当到玉屏山庄中游传鹏家所有的一座房屋居住,1919年元旦,严复就是在这座房屋中,为三儿严琥完婚。

       严复这次回闽科考,故乡的山水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第四次科考又告败北 。这是严复最后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他对腐败的科考绝望了,彻底地失去了信心,从此放弃了走科举之路,决心不再向往官场,开始寻找自已的道路。

       十七年后,在1910年严复被钦赐文科进士,严复曾在其所作《太夷继作有“被刖”诸语见靳,乃为复之》的一首诗作中,坦诚地叙述他当初参加科考的动机、失败后终身耿耿于怀的屈辱心情,对被赐文科进士的淡漠,同时也坦率承认自已有八股文不过关的原因,以自我解嘲,并示愤愤不平之意:

                          少日贱子贱,身世隨所遌。

                          与官充水手,自审非其脚。

                          不祥固金性,时时冶中跃。

                          每逢高轩过,气欲偃溟渤。

                          慑然为之下,肩耸足自躩。

                          窃问客何操,乃尔艺旁魄。

                          威云科目人,转眗皆台阁。

                          不者亦清流,师友动寥廓。

                          忽尔大动心,男儿宜此若。

                          私携媲皇坟,背人事钻灼。

                          更买国子生,秋场期有获。

                          谁知不量分,铅刀无一割。

                          当时利市者,自有干与莫。

                          荧冥短檠镫,凄惨长屈蠖。

                          无何八股亡,大耻末由濯。

                          晚虽裳荐赏,何异遭呼蹙。

                          所以手生淡,于此尤刻轹。

                          内实抒宿愤,外示昌新学。

                           ……

        严复在1892年的家信中曾提及:“三嫂丧事只能从俭,刻定初三四开弔后,发引寄殡紫竹林杏花邨闽粤会馆义园;早则明年春夏,迟则秋间,与璋儿一同送柩回里。”这次严复回闽,与大儿子严璩一起,将王夫人灵棺运回福䢖,停放在故乡阳岐“丁厝” 。直至1912年才下葬。

       1893年10月19日,严复在阳岐为“坟地”争端事,写信给陈宝琛。请陈宝琛“一临敞乡,复当亲奉仗履,临勘其地,但破半响工夫,一切皆可□□冰释也。”

        严复母亲陈太夫人和严复二伯母先后在1889年和1891年病逝,严复与堂弟严观澜在1891年在阳岐山上购得坟地一块,营造新墓。有吴屿陈臞翁,就坟地归属提出诉讼,并将该争端告知陈宝琛,陈宝琛给严复写了一封信,严复“读手示竦然”立即给陈宝琛写了—封信:“读手示竦然,阅吴屿图哑然。如果所争坟地实如其图所列,则复与舍弟等□□,先生瞞耸官宰,罪均无所逃。……此案当堂讯时,官阅两造之图谱及听两□□词讼,严家则节节相符,吴屿则层层矛盾,固已八九分明白。然在复之意,则官之明白与否,尚属细事,而复之于先生则岂可妄语者。无如两家各进一说,说之但凭空论断,殆难指实。恃在煦爱有素,者翻务望于十二日亲举玉趾,一临敞乡。复当亲奉杖履,临勘其地,但破半响工夫,一切皆可□□冰释也。……惠子知我,有以深识其不然者矣。仙舟重过,不尽钦迟。”

       1893年秋末,严复在参加第四次科考失败后,回到天津。

       1893年11月4日,北洋水师学堂延长学制一年半,除将上练船实习时间由一年改为两年外,还增加了学习枪炮、鱼雷、水雷各种技艺的时间。

       从1893年开始,北洋水师学堂的学制改为7年,即堂课5年,船课2年。堂课学习加大了份量和难度,“堂中所授繁难诸学,多为从前闽厂驾驶学堂洋教练所末示及课。”船课增加了三倍,实践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学生的书本知识和实际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其次,讲求实效,从严办学,奖优汰劣。学科专业的设置、课程的按排以及学制长短等等,都以能否造就合格的有用人才为宗旨。

       1893年12月,严复被委任为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1893年,这一年严复参加了对昆明湖水操学堂首届35名结业生的考校筛选工作。    

       这一年,江姨娘在天津生次子严谳,字仲弓,1900年由天津赴上海避难时殇。他是江姨娘所生的第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