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毒副作用


  

                           胡志平

 

西药,明示有毒副作用,然病急投医者往往不顾。

我患了湿疹,很难受。之初,基层医院诊断不准,待我去往武汉市第一医院求医并确诊为湿疹时,病情已经很重了。第一医院先采用西药配方和进口针剂治疗,迅速稳住病势,效果良好。我感叹西药的神奇。

头部的渗出明显是止住了,可西药吃过一疗程后,感觉依然撑不住。旧的发痒病灶不减,新的病区又生,着急时真想把湿疹皮剥掉!后来,听有人说湿疹不是什么大病,容易得湿疹的人都有两个条件,一是皮肤质嫩,二是微循环良好。又听说皮肤病最怕长期大量使用西药,其毒副作用可导致自然的内分泌机制因过度依赖化学药物而在体内形成另一种内分泌条件,或紊乱,或失衡,不是内脏出问题,就是皮肤呈现分泌不止的顽固癣斑或银屑。

人遇到难处是需要镇定的。夜晚不能入睡时,我就开始稳住情绪亲密感受湿疹。经摸索病灶发痒规律,我把全身21块湿疹病灶分成六个痒区。不敢使劲抓痒,也不敢多擦含激素的膏剂,就在夜深人静中平心静气地用大拇指甲在发痒部位摁“十"字,直到摁出渗液为止。由此,我很意外地获得第一条患者心得:真切体会到湿疹发痒时,皮下一定有湿毒液被激活于微循环系统,它受到正常血液排挤,急切需要寻找出口,没有出口就在皮层制造瘙痒或鼓起一个个小疹子。这时就发现:一块痒区只要有一处渗出口,那奇痒就立刻终止。

接着探索,又获得第二条患者心得:人为制造的湿毒液“出口"不痛微痒。次日,不能让它被渗液结痂堵死,还要预防它感染溃烂。随时用针挑开结痂,用消毒棉球擦一擦,保持它“跑冒滴漏"开放状态,能确保夜夜安睡。

把上述体验加以归纳总结后,可获得第三条患者心得:西药对湿疹的效果主要在控制病势上,参与血液循环的病毒是否能被清除,最终依赖患者体质是否能保持自然的健全的解毒和排泄机制,显然,有良好的微循环分泌系统可助一臂之力。此时如果过分依赖西药,其毒副作用反而带来另一种危险。我停止服药,白天捣土豆泥,依靠土豆生物碱止瘙痒、吸湿毒;晚上,把人造“出口"使劲挤一挤,保持渗出状态。半月后,老病区在缓缓缩小,新病灶不再出现。

中国当今官僚主义的根源之一,就不排除“西药"的毒副作用。引进的西方管理学中,那个很著名的逐级“管理宽幅"理论就是一种“西药"。整整一代中下层各级没受过别的理论教育,只接受过这种看似很时髦的科学理论,他们把“管理宽幅"视为经典,而对其毒副作用则茫然无知。

各级领导中邪似地信奉“管理宽幅",好像超越级别去过问那五六个直接下级以外的人和事,他就没有领导素养了;好像屈尊下属、礼贤下士就是失去了领导者风度。如今的“官",的确是越来越有“官样"了,越来越让老百姓感到和他们之间隔着一层。当官的只会说官话不会说俗话;老百姓只会说俗话拒绝听官话。这和前辈们风范相比,似乎大相径庭。

按照“管理宽幅"养成习惯,绝大多数官——不论党的、政的、企事业的,也就彻底丢掉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现在各地,部分中高层干部官僚习气很严重,都在依靠“官威"、“靠山"和“官场人脉"开展工作,都不会做群众工作,都不善于与普通人谈心交流。这自然会给基层官僚留下诸多可一手遮天的管理漏洞。人们日益感受到一种现象的严重性:在基层,蒙住一个上级即可把一群下级搞成人身依附关系,因为管理有“宽幅",即便有问题也难真相显露及时解决。这势必导致中国的政治优势有朝一日丧失殆尽。

“管理宽幅"理论,符合岗位绩效原则。不过,它最适用的社会环境不是中国大陆,而是那种突出个人自由竞争的社会环境。在那里,工作失误立即引咎辞职;问题暴露你我全部下课;能者上庸者下没有“铁交椅”;任期三年一到立马卸任降薪;在位时像个官,下课后跟老百姓身份一样的。反正那里的官们谁也干不了一辈子,只要总统换人,余下的“官群体”都面临着重新被挑选。还来不及结党和编织官场保护网就把权柄交给了他人。

至少目前,中国需要保持凝聚民族整体力量参与竞争的优势;至少目前,还做不到任意放纵每个个人自由竞争。既然党的、政的、企事业的“官们”不到退休年龄不可能弃官,党要管党就必须考虑:绝不能容许党员干部单纯依靠“管理宽幅"长期占位。抓工作落实,可以重点抓“宽幅";而调查研究、了解真相则必须超越“宽幅"且要使出“深杆探底"的独门绝技。问题难点是,在我们当今时代的“官群体"中,谁还保留着“深杆探底"的中共独门绝技?即便是“身"入基层,老百姓的“心"也不会轻易让你闯入。谁还相信今天的官是“从群众中来"?可是谁都相信多数“到群众中去"的官最爱讨个捧场。

每一种政治体制,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科学与之形成从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的、自然的、顺畅的运行机制。否则,体制内部、尤其是中下层必将出现无序震荡并危及到整个体制。中国需要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大师。

“管理宽幅"理论可以肥沃中国封建势力土壤。中国封建史较长,是一个连乞丐都懂得拉山头、搞宗派的国度。而信守“管理宽幅"的结果,将使各级尤其是基层“官群体"有条件拉帮结派形成积重难返的问题。党政界的“管理宽幅"疏远了领导与群众的情感,阻碍了下情上传的通道。企事业界的“管理宽幅"同样也把各级领导者置于“好忽悠"的温煮状态中。

群众和干部两心分离、两情分离是什么结果?过去年代,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敢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这一真理的存在已蒙上灰尘。群众的眼睛即便照旧是雪亮的,他也不敢为了上级临时想了解什么而随随便便“雪亮",他得先看“现管"的脸色。于是,一些国企在错综复杂的管理是非面前,就不得不针对员工采用窃听、跟踪、偷窥、甚至潜入家室盗取信息或者笼络线人的手段去了解“真情"。前些年,一位大型国企四级板块的党委书记叹息说:“我一天到晚都在忙着安排一些偷鸡摸狗的事。"

那时,我并不知道此话个中含义。如今才深深领悟:宏观上,中国梦可把党心民心拧在一起;而在微观领域,变异的党性与民心之间并未消除隔阂。于是,群众雪亮的眼镜闭上了,抓管理就不得不从别处引进重庆渣滓洞中美技术合作所的工作作风和手段去刺探"真情"和"真相"。可见“西药"的毒副作用已经使我们的体制机制“内分泌"紊乱了。30多年前,是一切政治挂帅的“空头政治"把基层的管理工作领进了死胡同;30多年后,是“西药"的毒副作用再度把基层的人心和人事管理工作领进了死胡同。历史并未简单重复,但却异曲同工。为什么?

“管理宽幅"理论不适合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民主政治制度离不开一种最基本的保障条件,即必须要求各级一贯保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作风;必须要求各级善与普通人面对面沟通,并长期与基层民众代表保持密切联系。这显然是与“管理宽幅"相悖的。

当然,批评“管理宽幅"理论,并非要从此拒绝引进和消化西方先进的管理科学。我们注意到,在引进的管理科学中,凡针对物的管理科学均可靠,比如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其所创造的效益也十分显著。而针对人的管理科学则一部分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制存在冲突。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笔者反对大量吞服西药并不是拒绝西药,只是小声提醒大家:西药相比中药更具毒副作用。

 

                     胡志平,201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