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亚洲博鳌论坛就主要是针对亚洲国家建立起来的论坛。论坛所关注的问题尽管会涉猎到许多方面,但至少是亚洲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博鳌亚洲论坛就是要力促亚洲国家通过相互交流对话找到共同关注点。2003年的年会主题为“亚洲寻求共赢:合作促进发展”。 2005年的年会主题为“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角色”。 2006年的年会主题为“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机会”。不难看出,在共赢这个共同目的下,合作是方式,促进是动力,发展是结果,这既是为亚洲国家的共同发展点题,也是为论坛自身的角色定位点睛。作为博鳌亚洲论坛东道主,中国也一贯支持论坛所强调的“共赢”原则。2008年4月1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主旨演讲就是以“坚持改革开放 推进合作共赢”为标题。
总体上看,博鳌亚洲论坛尽管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然而,从亚洲博鳌论坛成立至今,论坛的角色定位越来越向宽口径方向发展。具体来看,博鳌亚洲论坛的宽大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不仅”与“而且”的固定搭配上。
一是博鳌亚洲论坛的设立宗旨不仅包括亚洲国家共同关注的相互合作问题,而且也包括在国际舞台共同打造亚洲的整体形象。在这方面,博鳌亚洲论坛一直努力将亚洲国家各自诉求中的同类项“打包”向外部世界展示。从2004年的年会来看,主题被确定为“亚洲寻求共赢:一个向世界开放的亚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亚洲国家正在国际舞台上谋求共同发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主题是“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事实上,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也正试图为亚洲一体化寻求一种可行的且兼顾革新、责任、合作的共同发展之路。对上述主体,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进行了这样的概括,一个互信合作、共同发展的亚洲,不仅符合亚洲的利益,也必将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和国际政治秩序的进一步稳定。
二是博鳌亚洲论坛的与会嘉宾不仅包括亚洲领导人,而且也有亚洲之外国家的领导人,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论坛的开放性。从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来看,除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之外,来宾中不仅包括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蒙古国总统恩赫巴亚尔等亚洲国家的领导人,而且也包括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智利总统巴切莱特、汤加国王图普五世、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等非亚洲国家的领导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前夕,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三亚举行,与会领导人会后出席了当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两次重要活动更多“同类项”的高效叠加。除了不同国家的领导人之外,一些国际组织的领导人的足迹近年来也开始出现在博鳌亚洲论坛。例如,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上,时任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与会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是博鳌亚洲论坛从所讨论的话题上看不仅有站得高、看得远的大话题,而且也包括许多专业性话题,说明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例如,2004年7月,博鳌亚洲论坛与伊朗外交部在伊朗德黑兰联合举行博鳌亚洲论坛能源论坛,这次专业的主题是“亚洲的能源发展与合作”,来自各国政府、石油界和学术界的代表就“亚洲能源安全和供需合作、那云领域的投资、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与环境的地区合作”等4个方面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又如,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11月,博鳌亚洲论坛与深圳市政府联合举办循环经济国际峰会。会议特邀美、英、日、韩等国的循环经济专家和企业领导人到会。
四是博鳌亚洲论坛不仅关注与所有亚洲国家有关系的话题,而且也关注到某些与一部分亚洲国家有关系的话题。2004年8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廊坊举办“东北亚国际合作环渤海会议”,所涉及的内容也只是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国家有关。2012年7月5日至6日,博鳌亚洲论坛中日企业家交流会于在日本横滨洲际大酒店举行。中日企业家围绕“新形势下推动中日经贸转型升级”这个主题,就“中日贸易投资关系现状与展望”、“亚洲经济一体化与中日企业家的作用”、“中日资源能源与创新合作”和“企业并购——双赢的选择”4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五是博鳌亚洲论坛不仅国家层面的非官方对话平台,而且从国家架构之下的地方层面看,博鳌亚洲论坛也在积极渗透进来。从博鳌亚洲论坛的活动组织来看,一些活动的合作方并不是某一国家的中央政府,而是下属地方政府。例如,2004年9月,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市长协会和南通市人民政府在中国南通共同举办“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代表们就大城市在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发展战略和遇到的挑战进行了讨论。又如,2011年8月,由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召开。
六是博鳌亚洲论坛不仅单独举办各种交流性活动,而且也致力于借助各种外力,在适当领域上与其他组织合作举办适当交流活动。2005年10月,“200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由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2008年11月1日至2日,博鳌亚洲论坛与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国全球公益慈善论坛”。该活动旨在超越文化、种族和区域隔阂,为致力于全球慈善事业的领袖们提供一个高层对话和合作的平台。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博鳌亚洲论坛还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国际组织之一,不仅将9月9日定为论坛世博荣誉日,而且还将博鳌亚洲论坛馆设置在位于上海世博园区国际组织联合馆内。
七是博鳌亚洲论坛不仅为政界人士提供了良好的对话平台,而且也为迫切需要拓展业务的商界人士提供了高效率的交流平台。例如,2005年11月,博鳌亚洲论坛的首届企业家峰会在深圳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知名企业的企业家们参加会议并就品牌、创新、能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而预测世界经济走势、研讨能源问题则成为企业家峰会着力打造的两个品牌。又如,2006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医药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正如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表示的那样,要将这次大会办成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医药产业盛会。
八是博鳌亚洲论坛的会址不进在海南省博鳌当地举办活动,而且博鳌亚洲论坛的活动踪迹分布越来越广阔。首先,博鳌亚洲论坛的足迹走出了博鳌后落足到中国的其他地区。2002年11月,博鳌亚洲论坛携手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亚洲合作对话组织在广西桂林联合主办亚洲旅游论坛。这是博鳌亚洲论坛举办的第一个专业论坛。其次,博鳌亚洲论坛的足迹走出了中国,落足在亚洲其他国家。例如,2006年11月,博鳌亚洲论坛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日本京都共同举办亚洲文化合作交流研讨会。这是论坛第一次在日本举办会议。会上,超过200名代表就全球化、文化和亚洲共同价值观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推动亚洲一体化、促进亚洲各国的相互理解具有积极意义。再次,博鳌亚洲论坛的足迹走出了亚洲国家,逐步遍及到世界各地。例如,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峰会于2008年6月3日至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这是博鳌亚洲论坛首次在亚洲以外地区举行大型国际性会议。国际知名投行高盛、摩根大通、汇丰以及欧洲大型基金公司黑石派出高层管理人员,就跨国并购、投融资等问题发表演讲。
九是博鳌亚洲论坛不仅是亚洲的论坛,而且也谈论许多事关这个世界的大事。在博鳌亚洲论坛与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亚洲合作对话组织联合主办亚洲旅游论坛上,在处于论坛的近500名代表中,不仅包括来自亚洲的代表,而且也包括来自欧洲等亚洲之外地区及10个国际及区域组织的代表。因此,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主题确定为 “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在当时不仅是亚洲国家关注的问题,更是整个国际社会共同的关注的问题。
十是博鳌亚洲论坛不仅仅是坐而论道之坛,也是谋划干实事之坛,而博鳌亚洲论坛最带有实干特征的事情就是研究工作。在博鳌亚洲论坛2002年的年会上,博鳌亚洲论坛就与世界银行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对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2004年2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与海南省改革发展研究院签署协议,研究院成为论坛智力支持机构。
仔细算下来,亚洲博鳌论坛已经开坛12年了。在这12年中,参加论坛各国谈论的话题却在与时俱进。总体上看,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依然未改,但世界遇到的挑战却在增加,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遇到了新挑战,亚洲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因而更需要在亚洲博鳌论坛上重点“论”上一番。正如博鳌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前段时间强调的那样,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面临的最大风险与机遇,都在于如何稳妥而果敢地推进结构改革。亚洲各国的改革存在共性: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属出口导向型,金融危机之后则需要适应全球再平衡的新趋势;大多数国家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来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博鳌亚洲论坛的2013年年会的到来,会有更多的话题展现在论坛上,也有更广泛的政界、商界与学术界人士参与其中诸多问题的谈论。尤其值得强调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不难看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又会为与会各方搭建一个高规格的对话平台。据悉,在2013年的年会上,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耶雷米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将与会,说明博鳌亚洲论坛的辐射半径越来越大。可以预计,随着论坛的作用愈发提升与扩展,未来的博鳌亚洲论坛将会出现更多“不仅”与“而且”的相互对应。
从十个不仅与而且看博鳌亚洲论坛的宽定位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