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以外,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大多数农户还处在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因此,要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进而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一是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合作性质的流通组织,提高其的组织化程度;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建设,将各种基层协会组织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三是要加速推进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升农业产业集团组织的牵引力。推广以公司+专业组织(行业协会)+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这类组织实行跨地区联合。四是要坚持引导产业化经营组织建立完善带动农户的经营机制,有效发挥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在辐射农民发展效益农业、组织农民闯市场、增加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农村经济能人牵头领办以农民为主体、体现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根据产业组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专业协会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办理开业和变更登记手续提供方便,合作组织可自主选择包括“合作社”在内的各种企业类型登记注册。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天地宽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