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鸡”事件的效应在拥有肯德基的百胜餐饮集团业绩立即有所体现。记者昨天获悉,百胜方面预计去年第四季度的中国业务同店销售额将下跌6%,而此前只预计下跌4%。不过,借此危机,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决定对其供应体系进行新一轮改革,以提高该公司对食品安全管控能力。
昨天,就“速成鸡”事件,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敬轼代表百胜集团,发布《致广大消费者的公开信》,对“速成鸡”事件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公开致歉,并作出4大承诺。“近期中国百胜鸡肉原料供应的一系列事件给大家带来了困扰和影响。”苏敬轼在公开信中表示,“现在看来,无论是企业自检流程可操作性欠佳、公司内部沟通不到位、供应商调整速度不够迅速、检测结果没有主动通报政府、个别员工的不妥言论,还是不够快速透明的外部沟通,都有不足之处令人遗憾,我谨代表中国百胜向大家诚挚道歉。”
据介绍,百胜餐饮集团今后将继续在政府的监管措施之外,增加供应商对百胜供货的检测要求,改进对供应商抽样复检的方式,提前在供应商出货前完成,避免问题产品进入百胜物流体系。同时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主动及时通报企业自检发现的问题,供政府监督管理。对于原料供应,百胜餐饮表示,将提高供应商对食品安全管控能力的要求,严格审核现有供应商的资质,加快供应商队伍的优胜劣汰进程。并将扶植鸡肉供应商采用先进养殖方法和管理模式
有关隐瞒六和鸡抗生素残留不合格一事,肯德基再度“发声”。近日,百胜集团旗下肯德基官网发布了一份道歉说明称,“速生鸡”事件中,百胜没有“瞒报”意图,是因为“目前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要求企业向政府呈报自检结果和向社会披露自检结果”。此文一出,众人哗然。肯德基的表态与其说是道歉,不如说是托辞或是卸责,其潜台词是:没有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公开自检结果,我们没有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早有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食品召回管理规定》明确,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不安全食品,食品生产者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售出的食品,并通知消费者。
令人不解的是,已经进入中国市场25年之久,开设了4000家连锁店,被称为本土化能力极强的餐饮企业,肯德基却对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视而不见?并以没有规定为理由,做这样的道歉,无法让人信服。退一步不议法律,且以商业经营中必须遵守的诚信原则来说,作为一家国际知名品牌,肯德基难道不知道应该如何把控食品安全、应该如何维护和保护消费者利益?面对社会的质疑,肯德基还能如此淡定,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认为这不外乎有两大因素。
第一,监管机构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滞后,充当的往往是灭火者角色,出了事才去调查、抽检。就说肯德基事件,某监管机构去年12月21日刚刚给出一个“样品符合抗菌规定”的说法,肯德基在12月29日就来了个卸责式道歉。
今年1月1日,该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又表示:对于公众所关注的百胜集团瞒报鸡肉产品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将再立案调查。但由于调查正在进一步取证之中,不便向媒体透露立案的具体案由。这种“马后炮”的被动作法,是不是会让违规企业“误判”了形势呢?
第二,在不少人的观念中,仍然信任肯德基类洋快餐的安全度。笔者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末,肯德基进入北京前门时的情景。作为洋快餐的旗帜,肯德基号称快餐出炉8分钟没卖出就将其丢弃,这一举动让多少中国人瞠目。而肯德基在中国市场赚取口碑最多的,要算这家企业一向自诩的原料进口渠道。
多年前笔者曾数次采访肯德基,印象最深的就是肯德基在山东的原料供应基地,其进货环节管理之严格,令人感触很多。但问题正好出在这个“严格”上面,“严格”没有错,但从肯德基的道歉中解读出的这种“严格”却无法让人信服。
食品安全如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肯德基事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应尽快行动起来,制定出食品安全知情权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比如建立食品检验机构报告制度,规定企业定期公开食品检测结果,对违规者处以重罚,包括限制开店数量、终身市场禁入等。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中国人的健康饮食生活也只是奢谈。肯德基屡屡以身犯险,然后道歉,接着无所畏惧地急速扩张。从1987年11月12日,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到目前为止已拥有4000多家店。肯德基为何能边犯错边数钱,数到手软?
不少济南市民坦言,选择肯德基是信任其食品安全。“肯德基更卫生、健康、安全”是上世纪国人普遍的认识,无论管理体制还是食物材料,国人深信西方来的这个洋快餐品牌更规范、有保障。25年过去了,肯德基的店扩展到4000多家。口味更加适合中国人,上门服务速度更快,但食品安全却屡出问题,中国人对洋快餐品牌的高度信任开始瓦解。
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认为,我们不能让并不安全的洋快餐控制了中国下一代的口味,更不能培养出洋快餐在中国犯了错还能淡定推脱责任的做派。在中国整体食品质量环境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的大环境下,违规企业的违法成本较低,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维权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后是相关部门监管责任的严重缺失,又出现了“事后监管”的“老样子”。监管的重要作用在于“防未病”,然而事情发生之后,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依然没有新闻“跑得快”,农业部也尚未及时严查整个畜产品行业,更没有扩大检测范围,非法添加依旧盛行,事前监测、事后管控都不到位,并未给行业管理带来明显成效。
事发之后,中国肯德基对此深刻反省,反复考虑如何推出更好的替代活动。但经咨询多方意见、反复考量及论证后都苦无良策。由于原活动欠周详,无论如何调整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如勉强再次推出,将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二次伤害,或对肯德基的用意形成更大的误解。因此,我们将广泛寻求政府指导及公众意见,如有合适方案,将在合适机会推出。中国肯德基再次向广大消费者致以最诚挚的歉意。这对我们是一次很好的教训。今后我们将怀着如履薄冰、慎之又慎的态度做好以后的每一次活动,不辜负广大消费者对肯德基的信任和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