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魂夜话


   夜,虽然很深了,可是我还是舍不得睡去,头脑在浮现,心灵在震撼,干脆让我来一次与山魂的夜话吧!

   而这一切均归于那具有生命体征的蜿蜒;这一切均归于那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存在;这一切均归于那鬼斧神工的自然;这一切均归于那怪石嶙峋的生态。

   今天,去了一个叫做 “拉烈”的地方。在地图上,你可以发现他的存在,现实里,确可以让你走不出自己当初的想象,至少有一定的差距,就像你在去相亲之前媒人给你描述的一样,见面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点心理落差。

  “拉烈”坐落于都安瑶族自治县和宜州市的交界地带。应该说,“拉烈”是美丽的,是块风水宝地,沿着从高到底,由上而下的盘山公路进入“拉烈”,你可以俯瞰她的全貌,看清她的轮廓,她是那样的秀气和温柔,她是那样的丰腴而多姿,在我的眼里,他还带有一丝性感的内涵,灵性的气质。比起先前来时的旅途,此时的你可以轻松的握住手中的方向盘,因为眼前的一切是可爱的!

  而一旦你投入到她的怀抱,你将看不到她的美丽,因为此时的你只有用心体验这种美丽,正午的阳光,熙熙攘攘的街人,叫卖的小贩……,眼前充满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又一次让你大跌眼镜的是,大山深处不仅有人家,还有美丽的一座小城——仙境一般的“拉烈。”

  从都安县城出发,经过山路十八弯的上上下下,经过山路十八弯的拐来拐去,经过山路十八弯的一惊一乍,伴随你的是什么?是惊心动魄?还是心潮澎湃?我想,真正经历过的人是肯定会有一种记忆的犹新。

  这恰是探险的旅途难道你就不起一丝心灵的震撼和涟漪?我不信!

  而我,沿途精神抖擞,从一出发就兴奋异常,在车子沿着那蜿蜒的公路前进的时候,我才体会到,在这样的大山深处,蜿蜒是大山的生命,蜿蜒是山路的体征,蜿蜒是前进的动力。当汽车行进在怪石嶙峋的半山腰的时候,我才体会到,大山用他那坚硬的脊梁承受着山里人的那种坚毅的脚步,让生命与生命靠在一起,那是一种包容!也只有这样,才繁衍生息了大山里面的民族,而这个民族的祖先必定是从天而降的,不然怎么会选择在这样的大石山区生根发芽,繁衍生息呢?

  沿途你可以发现,只要有那么几块可以播种玉米的地块,在这地块的旁边或不远处肯定会有人家,诚然,这样的人家让我们这样的外人看起来是那样的孤单无力,弱不禁风,然而,从他们那还没有来得及改造的红瓦木结构的房屋中你可以追溯这里的历史,可以感受这家主人的世居,可以感悟到他们祖先的生存能力是何等的惊人!

  就像这四周突兀高耸的大山一样,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里,你可以发现不到河流,但是你可以看见高高的山岗上除了怪石嶙峋还有那稀稀拉拉的灌木点缀其中,你可以想象,他们生活用水的源头在哪里?其实就在那山里,有山有树,怎么会没有水呢?当然可以有水,然而,聪明的人们还会修建一个个稳固的储水池,衔住那从天而降的雨水,从此,他们的生活用水就更不用愁了。

  这里,你可以发现不到一块稻田,但是你可以看见他们的屋前房后,播种的季节里,哪怕巴掌大的地块里也会有一棵棵茁壮成长的玉米苗子,玉米是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他会成长,结出肥硕的玉米棒子,这是勤劳的象征,也是收获的象征。

  祖祖辈辈守着大山的民族,是一个远古的民族,他们必定是从那刀耕火种中走来的,他们必定是从那爬山涉水中走来的,他们也必定是从那天兵天将中走来的。祖祖辈辈在这里包容的守着大山,繁衍生息,无怨无悔,与世无争,这是一种何等的了不起!虽然现今的年轻人大都出外打工挣钱了,我想,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他们的心里至少有一块是和这里的大山连在一起;和他们的老祖宗连在一起;和这蜿蜒的生命捆绑在一起!

  让外人另眼相看的是现在的山民正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你看那一栋栋水泥钢筋建造的小楼房,是那样的欣欣向荣!富有生气!

  写到这里,我在想,其实,人,生活在哪里真的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一颗包容的心态,包容那客观的规律,包容那眼前的事实;你看这大山,还有大山里的人们,你说他们不包容吗?事实上,他们是相互包容的!而这种包容才可以让生命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