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战略:你就是主导!


 职场如海,每一个职场人恰如一叶小舟。乘风破浪,挂云帆、济沧海,固然意气,可是在现实中,我们更多面临的是惊涛骇浪、发愁的是打不到鱼,还要担心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何做到“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本文由锦程教育分享,帮助职场新人拓宽职业发展道路。

 
大多数人的成功,靠的不是技术性难度、知识的多寡,而恰恰是对层次和水准的无限追求。前进一步,价值跨越就是天壤之别。海尔的张瑞敏讲: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这里的深海参数体现的就是出错率低。下面是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分享的小故事:
 
有这样一则故事:“两匹马一起拉车,后边的马偷懒少出力,主人看到一匹马也能够拉车,就让后边的马留在家里干零活。前边的马多干了一匹马的工作,吃得还是那些草料;后边的马不用再干重活,生活惬意,‘待遇’也没有降低,当然后边的马觉得很得意。转眼来到年底,主人家准备过年招待客人,发现肉不足了,主人看到‘闲逛’的那匹马,就把它杀了,变成了美味犒劳了客人。”
 
这个故事,让李绘芳老师想起最近工作里遇到的事情。一位新来的员工,刚进公司就遇到了部门调整。她被调整到了一个她爱好,但没有专业从事过的领域,而且这个职位在公司是新设立的,这个岗位之前无任何参考资料,她对这个职位的想法是又喜又忧。
 
她悄悄地找到我,对我说:我有个想法,我很喜欢这个专业和这个职位,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块做好。但是,我又有一个担心,我的职位太卑微,将来会不会我努力把这里做起来了,公司却把我一脚踢开?我对她说:只要你做到无可替代!她有些困惑地看着我。
 
李老师给她讲了这个故事,其实她应该做的是前面的那匹马。它只是用自己的能力努力地承担着它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取代了懒马的地位。它的主人知道,如果没它不知道谁还能承担这份重量。因为,只有它无可替代!
 
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认为间样面对生活中的齐种压力和打击,你的复原期应该比别人长。这是因为你很不习饭世界的变化、生活的摩攘,总是将自己拘禁在一个固有的生活摸式中,一旦出了意外.就不能灵活转移.没有服应时变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每一个打击你在脚扭你的心理意志,长此以住,你就会早早地在人生的战场、事业的战场上败下阵来,成为一个被生活击侧的女人。
 
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有希望改兽状况。要从思想上对那些自己总是衬不惯的东西冷静地剖析一番:它们真是+分难以忍受吗?世上真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吗?你可以试.把压力和烦恼转移,让别人普你分担一些;或是与别人一起面对.不要将所有的困难和挫折让自己全部承担。
 
“战略”源于古代兵法,属军事术语,意译于希腊一词“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词义是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也意指基于对战争全局的分析而作出的谋划。在军事上,“战”通常是指战争、战役,“略”通常是指筹划、谋略,联合取意,“战略”是指对战争、战役的总体筹划与部署。
 
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认为在西方经济学术中,“战略”有很多种定义,一些学者认为:战略是设立企业长远目标,制定经营方针及资源分配等的经营决策;另一些学者认为:战略是对企业长远目标、经营方针、所需资源分配的规划;还有的学者认为:战略是针对产品与市场有效组合,实现经营环境、战略方向、管理组织相协调的策略。
 
要做好战略规划有两条路。一条是可以自己创造成功之路。不幸的是,这条路靠不住。第二条路是利用所处环境中的一些变化,如技术、消费者喜好、法律、资源价格或竞争行为的变化,并快速而娴熟地驾驭这些变化。这第二条路就是大多数成功企业所做的。然而,变化的到来并非伴随着完善的年度计划,因此对战略工作的需求是偶发性的,而不一定是年度性的。
 
现在,很多人认为战略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向年度进程注入更多的战略内容。对这一点本人不敢苟同。李绘芳老师认为,按年度滚动的资源预算应该与战略工作分开。因此,我的基本建议是做两件事:避免使用“战略计划”这个标签,建议将这些预算称为“长期资源计划”;为战略工作启动一个独立的、非年度性的、以机遇为主导的进程。
 
为战略规划启动以机遇为主导的进程战略始于去发现变化。因此,公司需要制定利用变化的战略。虽然这些变化有着长期的影响,但企业必须现在就抢占位置。这里所说的“抢占位置”的意思就是,在目前发生的变化将使其更具价值的资源上进行投资。投机性判断是战略思维的本质,它们可以作为抢占位置的起点。
 
一般来说,企业很难清楚地预测哪些位置将有所回报,因为那并不容易。如果我们能准确地计算出这种选择的财务结果,我们就用不着战略性思维了,我们只需使用电子数据表就行了。从本质上讲,战略思维就是取而代之,是对抢占不同位置与其相应经济结果之间清晰联系的一种替代。
 
战略思维帮助我们在一个混乱和不确定的世界中抢占位置。企业不可能摆脱模糊不清和不确定性,它们是机遇的另一面。如果我们希望机遇既明确又清晰,那就只能等别人来抢占位置,看别人怎么做。到那时我们也就知道什么可行了,但是,要想从这些知识中获利则为时太晚了。
 
企业怎样抢占有利位置呢?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以掠食姿态,专注于扑捉变化。也就是说,当某种机会之窗打开,第一个成功跳过那个窗口的企业就成为了领导者。领导者并不一定是第一个开始做的企业,而是第一个做对的企业。而这种跳越机会之窗的夺食之姿和对大赢的始终专注(而非集中精力于日常维持现状)才是真正企业家战略的独到之处。
 
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的所有权都无法解释导致业务单元之间盈利能力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处于适当的行业内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处于哪个行业你都必须精通你的业务。职场就是这样,你只要放心、努力、主动地去安心工作就好,没什么好担心的。只要你有一身真武艺,你就无可替代;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在职场这个舞台上,你应该是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