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8日,360就百度美杜莎插件招开媒体沟通会,详细拆解这款名为“美杜莎”的插件运行过程。按360的一方的说法,那些百度联盟、百度代理商以及百度广告客户,在强大的广告需求下必然会卸载360浏览器。
百度对此回应:“凤巢客户管理系统是百度与代理商和客户进行业务协同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并非面向普通用户,此次安全升级不会对普通用户使用百度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任何影响”。
一次普通的系统升级,3B大战硝烟再起,互联网种种“潜规则”也浮出水面。
首先是“星期五原则”。
这次升级发生在周末,地区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按360说法,百度正是从这些媒体不集中、监管不严格的地区入手,北京等大城市用户只有通过代理等方式才能接触到美杜莎。不过换个角度来讲,大公司大用户量的产品在非工作日、非重点地区升级调试也无可厚非。从产品安全角度考虑,这些地区网民安全、隐私意识较差,也的确是安全问题的高发区。
但升级的时间太让互联网人浮想联翩。在中国,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系统升级会被自然联想成产品竞争。产品竞争又往往采用“星期五原则”。——竞争者总是在星期五或是假日改动产品,工程师在休假、监管部门也在休假,偶尔踩过界,可以工作日在改过去。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两天的周末足够强大的产品已经能把对手秒杀,亡羊补牢却为时已晚。
周鸿祎几次对媒体讲述,某年春节他在三亚度假,大年初一有产品针对360安全卫士升级,他匆忙赶回北京调集人马的事情。当然不止360,无论哪家互联网公司,碰到“星期五”总是紧张的。
其次是“恐惧”。
无论做得多大,恐惧都是互联网的普遍心理。由于奉行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中国互联网公司们都没有安全感,当年的3Q就可以说是一场恐惧之战。其后虽然开放时代到来,但各家公司的都没觉得更安全,看看大公司都自己做安全就知道了。
一位互联网大公司高管曾说,在中国做互联网就像乱世中做生意,利润丰厚,但危机四伏,所以个个都要做安全,就像养着一些人看家护院。美国就不是这样,谷歌、Facebook都不会想着从底层安全做起。
业务之间没有边界,每一家公司都心存恐惧。从底层安全做起的360同样没有安全感。截至目前,百度凤巢这次升级影响的范围并不大。凤巢在全国的用户也就是几百万级别,二三线城市占三分之一,其中再选择部分地区,影响的用户不过几十万。这比起360体系产品近4亿的装机量不过杯水车薪。
何况百度还表明未来将在凤巢体系内继续推广此插件。360担忧的不是流失的百万用户,而是担心百度将美杜莎运用到全线产品中去。因为“美杜莎”是个通用插件,可以被用到知道、贴吧等热门产品中。
百度对360的恐惧更甚。在PC端,百度是互联网网页上最大的流量集散地。但360的安全产品、浏览器都处于网页上游。在技术上,360完全有能力截留百度的流量。果真如此,百度庞大商业帝国的根基就灰飞烟灭。2012年,360也进入搜索领域,推出通用搜索,作为竞争对手,这种可能性被放大了。
最后是“利益”。
其实这不算个潜规则,因为任何一家商业公司的行为都会以“利益”为大方向。
依照目前的事实,判断百度、360孰是孰非都过于草率。无论百度还是360,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的决策都是正确且正义的,对方都是无理的。
而且2013又是个微妙的年份。百度、360都必须在这一年有所斩获。
就百度来说,首先要保证盈利。过去数年业绩高速增长,在中国整体经济形势不好时还要再保持“速度”并不容易。同时,百度将面临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挑战,目前百度尚无“杀手级”的移动产品。由于APP化和用户习惯的变化,它能否具有PC端的影响力还是未知数。
李彦宏曾说:“百度必须在移动时代迎来二次腾飞。站在这里,就像站在一个历史的分水岭。”2013年百度年会上李彦宏强调将聚焦“传统搜索、移动云、LBS、国际化战略”四大战略。此外,他还直接管理着百度的移动部门。
360在移动互联网上有了两款过亿的产品——360手机卫士和手机助手。但2013年它需要面对盈利的考验,虽然做搜索给了资本市场新的卖点,但目前它的市值和盈利能力还不匹配。这一年360需要在搜索上破冰,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
在360内部年会上,周鸿祎重点强调了无线互联网的重要性,他对3000多名360员工布道称,未来两年将决定整个无线互联网的市场格局。“360在PC互联网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为自己带来了成长的空间,为PC互联网带来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但在无线互联网上,互联网巨头将会吸取在PC互联网上的经验教训,会更加牢固的把控用户和流量,将不会给任何创业公司、中小型公司以发展机会。”周鸿祎说。
如此推断3B大战还将延绵不断。不难理解百度、360之间的锱铢必较。今日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是明天互联网的一场飓风。
3B又来了 互联网“潜规则”浮现
评论
编辑推荐
2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