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采出液的性质对电脱水器脱水电流的影响十分必要。利用自建的室内静态电脱水模拟试验装置, 对四种不同聚合物、碱和表面活性剂含量的生产井采出液进行电脱水试验, 以考察采出液的性质对电脱水电流的影响。
目前, 大庆、胜利和辽河等主力油田三次采油聚合物驱油体系为: 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三元
复合驱、低浓度交联聚合物调驱、胶态分散凝胶( CDG) 调驱和表面活性剂驱等, 在聚合物驱和调驱措施中所用聚合物多为水解聚丙烯酞胺(HP AM)。
本文利用自建的室内静态电脱水模拟试验装置, 对四种不同聚合物、碱和表面活性剂含量的生产井采出液进行电脱水试验, 以考察采出液的性质对电脱水电流的影响。
电脱水器由带有套管的玻璃管制成, 两端分别用橡胶塞及钢板做成电极。通过超级恒温器加热电脱水器套管内循环水以控制电脱水器内油样温度。利用高压直流电压输出装置在上下电极板间建立直流电场,每隔一定时间通过 A /D转换卡,利用编写的采集程序采集数据,实现对脱水电流的实时监测。
用容量为 100 mL的小烧杯分别称取不同编号的 50 g原油, 将该烧杯放在 475 恒温水浴中加热搅拌 5m in , 再静置 5m in , 然后将所得的油样在475 、1 500 V 极板间电压下进行电脱水实验,以考察原油脱水过程中脱水电流随电脱水时间的变化情况。以电脱水时间为横坐标, 以与某时刻相对应的脱水电流为纵坐标绘制电脱水曲线, 所得曲线
如图 1所示。
试验结果如下:
( 1) 对于 1号采出液和 2号采出液, 其脱水电流较高, 电脱水曲线中出现峰值, 并且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剧烈的放电现象, 用电脱水器处理该种采出液时就要充分考虑其对脱水电流的影响, 采取措施以避免可能出现的电脱水器 垮电场 现象。
图 1 不同编号采出液电脱水曲线
( 2) 1号采出液和 2号采出液油样脱水电流较高, 这两个油样中乳化含水量分别为 23 %和 18 %,均比另外两种油的铁含量高; 比较这两个油样的脱水电流曲线, 可以看出 1号采出液脱水电流高于 2号采出液, 分析原因可能是虽然 1号采出液的乳化水含量比 2号采出液低, 但 Fe含量比 2号采出液高,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铁含量对脱水电流的影响较大。
( 3) 3号采出液的脱水电流较低, 电脱过程中
存在一定程度的打火放电现象, 4号采出液, 脱水电流最低, 且电脱水曲线几乎看不到出峰现象, 只存在很微弱的放电。
( 4) 虽然 3号采出液和 4号采出液的碱浓度、聚合物浓度、表活剂浓度较高, 但是由于它们的含水率和铁含量较低, 故脱水电流较低, 因此在处理碱浓度、聚合物浓度、表活剂浓度较高的采出液时, 可以通过降低采出液含水率的方法降低电脱水器的脱水电流, 以利于电脱水器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