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个啥


   现在支付宝搞的那个余额宝,天天挂在某财经网站的活期宝,活跃了无数人的神经。且看两股:东财网,上海钢炼。两个概念都是炒的爽啊。

  但炒作就是炒作,迟早要落到实地,实地就是盈利空间与盈利持续性。刚刚cha了一下,两股今天都在下跌,我这么说似乎有点事后诸葛亮,或者见风就是雨了,不谈这两个小股票。
  闲来无事,就谈互联网金融。天涯本例是闲人来的,笔者很闲有正经工作,那些聪敏智者就不要这么规劝楼主了;楼主层次不够,年薪不超过50万缺乏大局感。抱残守缺。楼主就是闲聊,加之好久没打字了,就瞎鸡巴扯扯。用于不文明,我检讨,请不要举报。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我认为是提供了选择性,便利性,提供了积少成多的规模性。余额宝与支付宝的
  增长空间就是货币市场的增长空间。至于想要把两个宝的资金积聚起来用于长期债券,或者大额存单,理论上可行,大实际上风险很大。因为时间错配与流动性风险会累积。(此处不考虑监管)
  2007年还是2008年,笔者接触过一个外国案例,详情见张信东先生创办的杂志《创富志》,说是一个人创立一个网站,专门为私人提供紧急借款。数额一般不大,走银行渠道又耗时间。比如,我缺50美金买球鞋,到这网站申请一下,刚好有几人愿意提供50元借款,立马转账成交。是不是比银行快些?据说很多工程师都热衷于参加这个游戏首先体验了做银行家的滋味,其次体味帮助别人的快感,第三,还有利息回报呢。
  当时看的我热血澎湃,想仿效一把,但畏惧于我朝法治社会,恐怕会做非法集资打击,于是作罢。
  现在看来,余额宝,活期宝将大家的闲钱集合起来进行货币市场低风险投资,收益均摊,不就是一回事吗?本质就是直接对接供需双方,让双方快速成交,快速支取资金。这其实就是给个人提供了i个多的选择项啊。现代金融创新,说白了就是给各位看客提供无数可选项。这些可选项多得眼花缭乱,多得不借助专业人士无法看懂。一个简单的逻辑用数理统计概率论包装,中间加上各种随机行走模拟,蒙特卡洛模拟,是不是很拽?这下小投资者有了选择,就像玉米地里的猴子可以挑挑拣拣,商家主要是投行则手续费源源不断,可以换游艇跑车了。金融要创新,但要防止过度创新,为创新而创新。
  我国金融体系不断改革在进步。但存款负利率一直没改变。存贷差过大。各种产品还不丰富,各个市场准入还没打通。余额宝与活期宝的出现也算是一种进步。祝福他们一路走好守法经营。另外也希望合理的监管能跟上。共同创造一个支付便利,收费低廉,增值保值的金融体系。此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撑,为居民生活提供良好便利。这就是我的金融梦。
  互联网金融在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几乎层面将众多小金联系起来,汇聚成大资金。同时支取与结算都很便利。这得益于数据库与网速的提升,安全机制的完善,实际上这些几年前都已经具备条件。为何一直没有银敢做?一是赚钱的门路多,增长快,不在乎这点钱,另一个没这个胆子。大银行守着存贷差多一事不U少一事没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