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人事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在党领导下的组织人事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结合这次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我谈三点体会。
一、组工干部要心里装着群众
组工干部担负着为党的事业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等重要职责和任务,组工干部能否做到心系群众,这是检验组工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心系群众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要学习群众。即真心实意拜群众为师,集中群众聪明才智。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组织人事工作只有扎根于基层和群众之中,尊重群众的创造,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才能充满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近年来,省局人事处带头倾听基层群众意见,既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又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一些好的办法和措施,都来自基层干部群众的创造。实践表明,越是群众的创造,就越发管用有效,就越发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组工干部善于从群众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从群众纯朴感情中受到熏陶,从群众生动实践中提炼经验,既有利于拓宽视野、充实头脑、陶冶情操,又有利于把感性认识理性化、把零散经验系统化、把管用做法制度化,不断提升组织人事工作整体水平。
二要相信群众。“相信群众”是我们党践行宗旨、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如果说党是一棵树,群众就是肥沃的土壤,中国共产党曾经只是一株幼嫩的树苗,正是由于植根群众,吸取了丰富的水分和养分,才逐渐成长为今天这棵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大树。所以,走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信任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有助于组工干部与群众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共事,有助于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组工干部对群众的信任体现在对群众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上,体现在平等待人和放手使用上。只有在信任基础之上的放手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燃起工作的激情,创造优异成绩。
三要热爱群众。组工干部必须心胸开阔,充满大爱。只有热爱群众,才能始终把自己定位于公仆这个位置,才能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才能履好职,服好务,做好事。爱群众,就是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心实意到群众中去察实情,亲身体验群众的艰辛,同群众“亲密接触”,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接地气”。爱群众,就是要讲群众话、言群众事、叙群众情,努力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夯实群众基础,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四要服务群众。要把对群众的关心和热爱融入到具体工作中去,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办事,让群众受益。干部的学习培训、成长进步、调动交流、工资福利、子女上学,等等困难,该关心的尽量关心,能解决的尽力解决。组织人事部门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只有我们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满意,群众才能全心全意支持我们的工作。组织人事工作政策性强,工作性质特殊,组工干部为群众服务必须具备过硬的工作本领,要努力成为熟悉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通”,掌握各项工作的“多面手”,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程序混乱乱弹琴,更不能不懂装懂闹笑话。
二、履行职责要权力交给群众
一是让群众有知情权。知情是信任的前提,理解是支持的基础。群众对改革措施的接受,对干部政策的理解,都离不开宣传、教育和引导。人们普遍认为组织人事工作神秘有余、透明不够,保密有余、宣传不够,群众对组织人事工作政策法规往往知之甚少,存在着陌生感;对组织人事部门往往接触甚少,存在着疏离感。工作中我们时常发现,在选任干部时,我们按照政策规定、群众公认和个人实绩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仍然受到质疑,有人总以为是不是跑了什么关系,有什么背景。为消除一些质疑、误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变封闭神秘为开放开明。应该说,在信息化的大形势大背景下,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工作宣传,既是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拉近组织人事部门与群众之间距离的必要举措。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多种媒体资源,以及行之有效的座谈、对话等传统形式,大力宣传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部署、重要活动,大力推进组织人事工作政策公开、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及时答复群众疑问,正面引导各种舆论,使组织人事工作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
二是让群众有参与权。多年实践表明,没有广大群众参与,组织人事工作创新就无从谈起;没有群众支持,组织人事工作让群众满意就无法实现;只有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工作基础之上,组织人事工作才能做好。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普遍增强,对组织人事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组织人事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努力顺应群众期待,满足群众需求,扩大群众民主权利,动员群众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参与到组织人事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来。近年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贯彻上级的决策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扩大群众参与,最大诚意听取群众意见,比如在干部推荐时扩大投票范围、在实践活动中让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自由等等,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主人翁的光荣感、尊严感、责任感,也使人事各项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基本认可。
三是让群众有监督权。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把好选人用人关,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组织人事部门要自觉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使群众能够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以及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要坚持把贯彻《条例》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把贯彻执行《条例》作为组织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责,联系实际,建立和推行一系列干部监督管理制度,使干部选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坚持把监督方式与选拔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为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正确把握《条例》的程序性规定,运用一定的监督手段和方法,寓监督于选任过程之中,实现监督方式与选拔环节的有机结合,把“干部考察预告”,“干部任前公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作为实施监督的具体形式,贯穿于干部选任的全过程,把好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干部任前监督更加具体化,更易于操作和执行。要坚持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为在干部工作中充分体现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公认原则渗透到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民主程度和群众参与程度,注意在推荐上突出群众性,在考察上注重广泛性,在决策上体现民主性,在监督上突出社会性,撩开干部工作的神秘“面纱”,使干部任前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让群众有评判权。群众意见是最好的尺子,最能评判我们工作的成败得失。一项政策成熟与否,一项改革成功与否,一项工作成效如何,最终要由群众来评判。虽然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不可能都让群众直接参加,但每一项工作都与群众密切相关,包括干部是否选用好了,班子是否配优配强了,领导是否真正发挥作用了,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群众利益,都要请群众评判,看群众是否认可。近年来,我们配合省委组织部认真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并结合创先争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设置民主评议环节,为群众评估决策、评判工作、评议干部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渠道。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就为组织人事工作找到了查找问题的“镜子”、衡量成效的“尺子”、改进工作的“鞭子”。
三、人事改革要不负群众期望
一是让人人都有梦想。“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组织人事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因此,要通过改革,使我们的干部人人都心怀美好的梦想。珍视每一个梦想、呵护每一次努力,让更多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全系统地税干部组成的,将是力量磅礴、不可战胜的“地税梦之队”。
二是让人人都有舞台。组织人事工作要学会搭台,为干部成长、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学会识别人,善于使用人,尽可能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让能当主角的当主角,会跑龙套的跑龙套;想干事的有事干,能干事的干成事;干实事的有掌声,投机取巧的没市场。舞台不在大小,在于合适。大舞台能够成就大业,小舞台也有大的作为。只要我们想方设法给每个干部一个合适的舞台,我相信大家都能演出一幕幕让观众喝彩、让历史铭记的精彩的人生大戏!
三是让人人都有机会。组织人事工作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使人人都有干事的机会、进步的机会,甚至追求自我价值的机会。比如,在教育培训上,我们要讲究大规模、全覆盖,使人人都有学习提高的机会;竞争上岗,我们要求符合条件的同志自愿报名,人人都有接受挑选的机会,甚至可以按照省委鸿忠书记的要求探索建立“实战选将”制度,坚持在实战的“大考”中发现、培养和使用干部,让每一个实干者都有机会提拔重用;民主推荐干部,我们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投票,给更多的人行使权力的机会;在评选能手标兵时,我们进行全员考试,让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能参与竞争;我们正在建立的地税干部人才库,也向每一个干部敞开大门,你什么时候成才,什么时候都可以进来。只要我们每时每刻都不忘记给每一个人机会,我们的队伍就一定能焕发出无限的活力,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和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四是让人人都有尊严。有尊严,就是有体面的工作和体面的生活。首先,要让大家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平等,就谈不上体面。比如我们在采取竞争上岗方式选拔年轻干部的时候,也要考虑踏踏实实干工作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同志的感受;我们在民主推荐干部的时候,也不能惟资历,更不能讲关系,让有能力的老实人吃亏。再比如,我们在安排干部外出学习培训时,不能以工作忙为由,剥夺一部分能干事会干事的人的学习权力,让一部分闲人无所事事的人成为学习培训“专业户”。其次,应表彰劳动精神。一切形式的工作,都承载着相通的劳动精神。因此,工作岗位可以不同,而在精神评价上却不应有二致。因此,我们在建立人才库、选拔标兵能手、培养先进典型时,应当尽可能考虑到方方面面工作岗位的同志,让人人都有获得荣誉受人尊敬的机会。再次,让大家有体面的工作,还应当使大家得到相应的工作待遇和平等的工作福利,因此,我们应当逐步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努力在生活待遇上尽可能做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