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城管从娃娃抓起?


 尊重城管从娃娃抓起? 

武汉首本以“城管”内容编写的德育教材《江汉小主人》日前走入江汉区30多所小学课堂。武汉市江汉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这本书是扭转城管形象、促进城市文明的尝试,希望通过学生影响家庭,尊重并支持城管工作。新华网2013年10月24日

城管编写教材,并无不妥。但设若忽略自身问题而只是以教化他人为目的让其走进小学生的课堂,就非常值得商榷。确切来说,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要想获得他人尊重、首现要学会自重”基本理念,目前的城管应该还不具备教化他人的资格。再者说了,少年尊重城管,全社会就一定能够做到尊重城管?

诚如网友所说,在中国,城管已经成为一个标签化的词语,“城管来了”几乎成为“狼来了”的现实版。长期以来,城管驱赶无证商贩,与摊贩肢体冲突,殴打致伤甚至致死的典型案例屡有发生,已经让“城管”已成为各类舆情事件中当之无愧的“黑五类”之一。而外媒的评价更为直接了当,比如:城管是中国地方暴力执法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常常会卷入一些公众冲突事件。城管是一些处理轻微犯罪和无序状态的雇员主要的任务就是驱赶街头无照商贩,以及检查各类许可证。

一方面是此起彼伏的丑闻不断、层出不穷的自毁形象;一方面是编写教材走进课堂、童心涂鸦般地灌输“正面形象”。无怪乎有家长质疑由城管编的教材,要教给学生什么?”无怪乎网友担心“教出来的城管形象经得起现实考验吗?”更为可笑的是就在关于武汉城管编写教材进小学欲换社会尊重”消息播出的当天,另一则武汉商户与城管发生持刀冲突”的消息同时引爆了公众的眼球如此语境之下,这种试图通过小学教育扭转城管形象的“战略构想”,真不晓得是一种痴心妄想的自我幽默、还是一种恬不知耻的自我讽刺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是单纯靠书本宣教将希望寄托在“未来”,而不注重从眼下做起、从自身抓起、从行为上转变,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改变城管在公众心目当中的形象的。尽管近年来城管不乏“洗心革面”的举动,各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行为逐步规范,群众深恶痛绝的“打、砸、抢、掀、吼、骂”等粗暴执法行为明显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城管就已经走上了“光明大道”、获得了公众的认同。

城市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需要具有广博的智慧和醇厚的温情。只有每一个城管都充分认识到文明执法,变刚性为柔性、变强制为劝导、变罚扣为教育,给管理对象以尊重,城管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身形象的“蝶变”,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获得社会的尊重。

(李吉明2013年10月25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