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10月16日是中国股市历史高点6124点六周年的纪念日。2007年的10月16日,在当时那波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的推动下,上证指数创出6124.04点的历史高点。而在六年后的纪念日里,上证指数以大跌40.34点来迎接纪念日的到来。
六年的股市历程,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到了2200点附近,上证指数大跌了3930点,跌幅高达64%。回顾这一历程,投资者难免感慨万千。因为放眼全球股市,美国股市早就将六年前的高点踩在了脚下。香港股市虽然受A股市场拖累较大,其恒生指数较六年前高点也下跌了近7000点,但其跌幅只在20%附近,仍然远小于A股市场的跌幅。因此,在过去的六年里,A股成了世界主要股市中最熊的股市之一。也正因如此,目前的A股市场令人失望,而6124点常常让投资者怀念。投资者总盼望着上证指数能够早日重返6124点,甚至创出更高的点位。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未来上证指数重返6124点甚至创业新高,这是没有疑义的。而就现阶段的A股市场来说,2200点显然比6124点更实现,更适合目前中国股市的实情。至于6124点,那其实只是一种梦想。而回顾历史上的6124点,也就是一场忽悠。因为当时那波大牛市的诞生源自于股改。而为了股改能够顺利进行,管理层显然动了一番心思。即将股改给予投资者的好处放在前面,而将股改带来的大量问题放到后面。于是对于参加股改的投资者来说,非流通股股东给出的10送3股的对价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这也成为推动市场投机炒作的动力。一波大牛市也因此而形成。但由于10送3股的对价实际上远远偏低,这就导致了股改完成后,或者说在一波大牛市后,市场必须面对大小非的套现问题。如此一来,数量庞大的大小非以及大小非们低廉的成本,就对市场构成了巨大的压力,股市也因此成了大小非们的提款机。因此,称当时的大牛市是一波股改忽悠行情并不为过。
但那一场忽悠行情终于结束了,六年之后投资者面对的是2200点的股市。投资者也许会认为目前的股市过于低迷,但实际上这是与现阶段A股市场的现状相对应的,它较之于2007年的6124点来说,更加真实。
虽然单纯就指数来看,2200点较之于6124点下跌了64%。但从股票的市值来看,差距并没有如此悬殊。有统计数据显示,沪指攀上6124点时,两市A股总市值约为27.5万亿元;而截止2013年10月15日收盘,两市总市值为24.85万亿元。这意味着股票总市值只缩水了2.65万亿元,缩水幅度不足一成。此举表明,尽管上证指数六年间下跌了64%,但由于IPO与再融资带来的扩容,导致股票的总市值缩水并不严重。这也表明IPO与再融资是导致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事实也正是如此,资料显示,2007年10月16日市场上正常交易的股票数目只有1441只,而截至2013年10月15日收盘,扣除那些暂停上市的公司,目前沪深上市公司共有2466家,六年的时间增加了1025家,这就是最近几年新股发行快速推进的结果,如果不是最近一年IPO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数据还会进一步增加。由此可见,最近几年中国股市为融资服务的宗旨没变。
当然,IPO快速发行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IPO公司的质量并没有保障。包装上市成了IPO公司的公开秘密,新股上市后就出现业绩变脸现象。而且这种业绩变脸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投资者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更重要的是,象绿大地、万福生科这种欺诈上市的公司,居然得不到严惩,它们在法律的庇护下安然无恙。
不仅如此,股指的下跌也是股改后遗症的结果。虽然从股改当时的情况看是给了投资者一颗糖,但更多的苦果却在股改后的三、四年结出,即股市必须面对源源不断的大小非减持。而且为了大小非能够高价减持,上市公司以业绩增长、高送转、并购重组等名义进行的利益输送更是比比皆是。大小非高价减持,不仅抽走了市场上的有限资金,更是将巨大的投资风险留给了市场。
至于市场的投机炒作更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以至在中国股市,投资者如果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就会赢在起跑线上。至于各种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在A股市场遍地开花,而这其中很多的违法违规行为甚至得不到查处。尤其是在这种不健康的市场环境里,某些上市公司甚至成长为了老虎公司,它们的屁股摸不得,面对市场的质疑与批评,它们甚至以法律的名义来恐吓批评者,或者动用公安部门的力量来对质疑者进行抓捕,股市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
因此,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面对这样的A股市场现状,上证指数也就只适合站在2200的位置,至于6124点,姑且当作是广大投资者的一个“中国梦”吧!
http://www.ccstock.cn/review/gushireping/2013-10-17/A135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