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


 一个城市的出租车司机是我认识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的重要窗口。在大马的那些天,我们先后在吉隆坡和兰卡威多次租车和包车。首都吉隆坡管理相对规范,只要我们坚持要求打表计费,的士司机都会接受。其实他们的收费标准相当低,好像是3.5

  马币起步,然后按里程计费,个人觉得比深圳还便宜不少。在兰卡威打车或包车是要议价的,稍稍贵一些。我们离开观光缆车,包了台奔驰车,去了黑沙滩,然后到峡谷看猴子,湖上喂老鹰,海上牧场参观,最后送回机场,一共三四个小时的士大叔才收费70马币。我也与他们谈及收入状况,其实普通司机只有2000多马币,大马普通人收入也是每月2000马币。
  在与马来西亚商人的交往中,我很清楚他们的业务模式和盈利状况(稍后有时间我会专门撰文写他们的商业运营模式),应该说他们的收入状况都很不错,他们的城市别墅和私人用车也足以备注说明。那么我可以得到两点结论,第一马来西亚收入分化严重,这似乎是很多国家的通病;第二大马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并不很高,普通民众收入大概和广东珠三角地区接近。与马来西亚华商朋友李先生有比较多沟通,他告诉我,即使是这些年大马得到了大发展,其实大马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仍然没有恢复到97金融风暴前的水平。这不大容易接受吧?一个国家用了十五年仍然未能治愈一场金融风暴带给他的创伤!然而,这就是活生生的事实。
  我们姑且不论当年索罗斯那些金融大鳄们兴风作浪的外部影响,大马经济的内在因素或许更值得研究和反思。据悉金融风暴前大马人均gdp已经高大一万多美元,但是其国内的经济支柱产业却主要是房地产,旅游,低端制造业。遭受金融风暴袭击后,韩国接受imf救援,在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升级产业,在电子信息和汽车工业等高端制造业方面突飞猛进,取得骄人业绩。香港则密切联系大陆,利用大陆的资源积极发展国际金融和贸易等高端服务业,经济向更高层次跃升。泰国其实和大马很相似,都被金融风暴袭击从高处跌落。但是泰国本身发展水平偏低,因此跌落下来并没有大马那么重,翻身起来也没有大马那么困难。
  时至今日,大马在高端产业方面并无建树,低端制造方面则承受着一批中低收入国家的挤压。可以说,十五年后的大马经济发展水平不如风暴前,发展的境遇比当年更堪忧。大马最大资本仍然真主留给他们丰富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