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利维坦关进笼子里吗?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近很火。阿克顿勋爵有言“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让权力受到制度的制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产生的土壤。

  近来,舆论纷纷讨论,怎么样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还需要为权力设置怎样的制度笼子?

  然而,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可能是笼子最多、最密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从宪法,还是到党纪,似乎和腐败有关的问题,都有制度规定。可是,这些笼子对很多贪官来说,又几乎形同虚设。

  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其实有两个纬度:一个是解决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动力机制问题,另外一个就是,需要讨论笼子里究竟能关住什么?关于前者,动力来自于民间的压力和当局的危机意识,坊间对此谈论颇多,在此无须赘述。而后者往往易于被大家忽视,笼子抑或制度的可靠性似乎是毋庸置疑的。

  这恰恰是一个思维的误区。实际上,当我们回顾数百年来,现代政治制度的演进,或许就能发现,制度本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时候还是脆弱不堪的。我们或许可以用笼子关住狮子、老虎,甚至也可能关住力气更大、更凶猛的恐龙,却无法用笼子关住利维坦这样的政治怪兽。

  或许,很多人都对霍布斯的政治学名着《利维坦》印象非常深刻。利维坦这只《圣经》中的怪兽,被霍布斯当成了绝对王权的象征。在霍布斯的笔下,利维坦不只是绝对的权力,而且是权力机制本身。霍布斯固然论证了政府存在的必要与可能,但是,利维坦也是极权思潮的起源。

  现代政治学所理解的制度之笼,无怪乎宪政、民主、法治等等。在这样的政体之下,政府只享有有限的权力,尽管,有的联邦政府的权力也非常强大,但是,亦无往而不在宪法的管控之下。而政府权力之有限正是在于,其仅仅局限于行政权,而不能享有立法权和司法权。人们通过议会而立法,通过独立的司法系统而执法,加上媒体和公众的监督,而共同编制了一套牢笼。这笼子看上去很结实,很威猛,内部空间却十分有限,其主要负责看管行政权力,而不是所有的权力。

  然而,利维坦这样的政治怪兽则享有一切权力,集所有的权力于一身,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为其准备的制度牢笼。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笼子可以关进利维坦。因为,它掌控了所有的权力机制,法律由其制定,法律由其执行。它既是笼中的猛兽,又负责编笼子。让它编一个笼子把自己关进去,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在近一百年来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看到了太多极权君临的灾难。一个社会即便存在宪政、民主和法制之笼,但是,利维坦一旦被召唤出世,再坚固的笼子,都会被破坏、被摧毁,成为假想中存在的皇帝的新衣。而有的社会存在种种所谓制度的笼子,却也形同虚设。有人说,这是看守笼子的人没有履行责任。答案当然是错误的,因为,利维坦为自己编织的笼子,根本就没有守门人。

  要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不能不从权力机制本身入手。将无所不能的权力首先进行分解、切割,然后,才能谈编笼子,才有资格去设计编织一个什么样的笼子。而真正驯服利维坦的不是什么制度,而是塑造它的人民。这也就是卢梭所言的“主权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