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昌华发表于:2007-1-31 14:22:46 |
建设观音故里 发展文化经济
——对观音故里的文化经济思考与建议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世界出现了自然资源和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状况,经济增长在达到一定规模时缺乏持续增长的后劲和潜力。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的对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也在社会精神领域形成了新的需求点和经济增长点。当爱好成为文化经济时代的市场动力,思想成为文化产业的资源,梦想成为文化产品的内容,预示着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内涵都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实际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反映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从整体上说,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性的意识形态。宗教是由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四要素构成的社会文化体系。在漫长的历史中,宗教几乎一直高踞于社会上层建筑顶端,支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形式的影响也是具有支配性的。宗教渗透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了人们包罗万象的纲领,思想的原理,行为的原则,激情的源泉,道德的效准,人际关系的纽带,社会秩序的保证。人际社会关系和各种文化形式几乎无不打上宗教的印记。宗教行为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起到了规范作用,道德、法律和社会习尚的形成与发展,都与人类的宗教生活和宗教行为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释、道。佛教在中国大致已经走了两千年的路程,历经摩擦、碰撞和交融,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发展佛教的文化经济,全国已经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无锡大佛、河南平顶山的鲁山大佛、海南的观音等都是成功的范例,少林寺更是成立了文化传播公司,直接大力进行文化经济的发展。观音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观音菩萨的信仰是华人社会的普遍信仰,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遂宁人民世代相传,观音菩萨是我们遂宁人,遂宁是观音故里,这是我们遂宁一笔极大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完全有条件打造成世界性的文化品牌,带动我市文化经济的迅猛发展。
文化经济的发展理念,文化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我们建议好观音故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佛教文化和观音文化,是打造观音故里品牌,发展文化经济的核心。
建设观音故里的首要任务,是传承传播好佛教文化和观音文化。必须大力进行佛教文化和观音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授,引进高僧大德,聘请专家学者,一方面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一方面注重研究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运用,定期召开研讨会,出版定期刊物,通过名寺、名僧、名会、名刊,来扩大观音故里的影响,真正让遂宁成为观音文化的研究传播中心。除了观音文化,特别要重视运用好皇家禅林广德寺这个品牌,让禅宗文化也能在遂宁得到大力弘扬。要大力运用媒体、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观音故里及广德寺、灵泉寺,提高在全国及世界的知名度。
(二)合理划分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要建设观音故里,首先是要保护好寺院和僧众及佛教信众的利益。广德寺、灵泉寺的声名远播,是他们在过去和现在努力的结果,没有这方面的积极性,观音故里的建设会成为一句空话。寺院首先是宗教场所,不能因为要搞宗教文化旅游,就用高门票把信众堵在门外,这会影响信众的宗教信仰自由,也可能导致每年三次香会节这一证明遂宁是观音故里的鲜活载体而逐渐消失。同时,因为寺院内包括文物在内的财产是由历代的僧人和信众共同努力而形成的,以寺院为中心的景区的门票收入,应该属于寺院和政府,这样的收益权不能为某一家企业无偿取得。如果真的需要引进企业,最好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有偿取得其经营权。
二是要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吸引和调动企业界的积极性。这首先是要由政府统一对如何建设观音故里进行全面规划,明确哪些范围进行招商引资,这些项目如何回报。例如,规划一个停车场,有企业要投资,这个停车收入就是他的投资回报,而不应该再把门票收入也作为他的回报。同样规划的经营为主的商业设施、旅馆等,也可以吸引企业来投资。该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土地增值、景区旅游条件改善而从景区门票中的分成,以及整个旅游产业链的税收中获得回报。
只有合理而且明确地划分好收益,才能调动起政府、寺院和民间的积极性,各方形成合力,才能有力地推动观音故里的建设。
(三)积极构建发展观音故里文化经济产业的平台。观音故里的建设,目前应该以广德寺、灵泉寺为中心,如何保证两个寺院的建设合理分工、互相补充和映衬,由一个统一的公司当平台来运作可能更加有利。但到目前为止,两边景区还是在由各自的公司进行建设。而且如果不能引进真正有实力,真正看好宗教文化旅游的长期回报的公司,不能避免引来的公司就是来炒炒遂宁的房地产,甚至玩空手道的,就可以暂不引进。这个平台公司可根据总体规划,积极融资搞好建设,积极发展出版、音像、演出、影视、宗教用品等相关产业,可以成立相关的子公司。
(四)必须保护好品牌。如观音故里、西部水都、广德(寺)、灵泉(寺)、慈音(寺)、妙庄王等都要想办法进行保护。因为政府对这些品牌直接间接的宣传费用出了很多,这些品牌最好能掌握在政府的公司手中,以利于获取增值收益。如政府注册了观音故里这个品牌,就可以有选择地在遂宁的特产如豆腐皮、小磨麻油等上面有偿使用,让这些素食因为产自观音故里而更快的走向世界,同时也让每一件产品都成为宣传观音故里的一个载体。
(五)积极发展文化经济产业链
1、宗教文化教育。包括与旅游相结合定期举办的皈依、诵经、念佛、禅修等活动。
2、佛教读物的编写、出版、印刷、流通。可按正规出版物进行定价公开发行,也可按照寺院的传统,免费结缘,由信众捐赠助印的善款印刷。
3、佛教法物和用品的生产流通,包括佛像,香、灯、花等。
4、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将观音文化与传统的中国书法和绘画相结合,组织创作以观音文化为内容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成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同时大力开发相关有佛教文化及观音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5、拍摄以观音故里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创作观音三姊妹为题材的音乐、舞蹈、川剧,丰富演出内容。
6、发展素食产业。以佛教素食文化为内涵,形成以豆腐皮、麻油等为特色的素食食品生产产业,积极打造能在全国及世界形成连锁的观音故里素食餐馆。
(六)依托观音文化,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扶危济困是观音菩萨深受人们爱戴的崇高品德。我市要学习国内外的宗教组织和团体积极开展慈善活动的经验,把信众组织起来,直接开展扶危济困的活动。通过慈善事业来弘扬观音菩萨的精神,提供信众服务社会的通道。同时通过将观音故里的慈善事业做成品牌,通过大张旗鼓地开展慈善活动来提高观音故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本文学习参考借鉴了报刊和网络上多篇关于文化经济、宗教文化、观音文化研究的文章,在此一并至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