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与思考
在自己开办公司的时候,我却发现,在一座看起来人才济济的城市,我却很难找到我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在做投资的时候,我发现,一些看起来暂时赚钱的公司,治理结构却没有建立起来,人才很难加入,即使加入之后,也很难留下来。
在评审项目的时候,我发现,技术并不是一切,拥有技术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做出好的产品,产品做出来了,还需要营销团队、融资团队、管理团队和公关人才等等。
对于一些技术性的项目,技术带头人拥有自己的技术,做了实验室的研究,还写了很多的论文,甚至是在国外公司晋升到高级研究人员行列,他们进入国内市场,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就可以让自己的技术产业化,带来新的产品,占领市场呢?
为什么从中国出去到美国学习的年轻学者们在美国自然而然地走向市场,积极参与创新,许多人成功创业,而回到中国却不能了呢?
在中国大陆,某些城市的政府对技术的重视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以为技术就是一切。技术人才就是人才概念的全部,把全部的资金都往技术性人才身上倾斜。
一座处在经济地理坐标中心位置的城市究竟能不能成为高端学者的创新和创业的乐土呢?
一座号称拥有120万在校大学生的中心城市究竟能不能留下她自己的学校所培养的精英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