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背后的管人真理!


执行力背后的管人真理!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集团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为什么留不住优秀人才?
为什么会出现怠工、士气低落?
为什么老板得不到员工的支持?
为什么企业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为什么身边找不到合适的人可以授权?
为什么员工总喜欢找借口,推卸责任?
为什么员工在上班时间做自己的私事?
为什么同样的策略去做,绩效却大不相同?
为什么企业宏伟的蓝图在现实中显得如此的苍白?
组织内耗影响发展怎么办?组织缺乏团队精神怎么办?
为什么战略不错、思路不错、做起来就错了?说得对却做不对?
为什么每次公司激励培训后,员工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不动?

员工的离心离德让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春都、三九、德隆、秦池、爱多、三株、中关村科技……都陷入管理的险境……为什么?……究其根源,是不知道执行力背后的管人真理!战略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不能执行到位,战略无疑就是一句空话!执行不力是很多企业的通病,执行不力常常是企业管理中无形的“软肋”!

员工屡屡跳槽,忠诚度不高,执行力低下,团队战斗力锐减,业绩难以达成,几乎是所有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由此,关于执行力的话题也成为管理的焦点之一。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人说要提高福利待遇,有人说要多搞一些员工关怀,有人说要加强培训,还有人说要塑造企业文化,等等,众说纷芸。那么,作为管理者我们该如何管理好我们的员工,让我们的员工衷心的执行我们的任务呢?著名人才管理,执行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要有爱惜人才的理念。

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各级管理者必须爱惜人才,绝不能嫉贤妒能。即使管理者自身是一个非凡的人才,如果手下没有几个才华卓越的干将和一大批各类骨干,孤家寡人是很难成就大业的。

二、要有求贤若渴的观念。

既有爱才之心,自有求才之渴。从群体看,人才难得。既是人才,必有出众之处,自然是不可多得。谭小芳老师表示,不多的人才又是淹没在广大的人群之中,这就需要管理者孜孜以求才能得到。

三、关键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关键人才是我们的核心和代表,是我们的灵魂和骨干。公司不论大小,不管是何种所有制结构,都必须拥有这样一批核心员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也将是关键人才的竞争,核心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四、要有宽容人才的肚量。

用才不容易,容才就更难。人才有所长,也必有所短,而且往往是优点越突出,其缺点也较突出。恃才自傲是人才的通病。大才者通常不拘小节,异才者甚至还有怪脾癖习,人才与人才之间还常常有各种矛盾。

五、要有举荐人才的美德。

管理者应有举荐人才的美德。一个岗位不适合的人才是一个不安定因素,即使他本人顺从,没有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绪,但“事不平,有人鸣”。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才与管理者作对比,降低管理者的威信。

六、建立人才培养的机制。

要拥有人才就要有培养人才的机制,海尔、联想、华为、蒙牛这些顶尖企业都是人才辈出。为什么是它们呢?是因为它们的制度吗?制度每个公司都有,为什么别的公司没有成功?是因为它们领导的杰出才能吗?一个领导者有很多工作,能用多少时间培养人才,又能培养出多少人才?谭小芳老师表示,其实,这些杰出的领导者无不是创造出一种极佳的企业环境,营造出一种良性的企业氛围,这种环境和氛围孕育出企业的人才。

七、要有识别人才的慧眼。

如果管理者不独具慧眼,人才虽然在眼前,也会错过。识才须看本质。要察言观行,尤其是现行,这是识别人才本质的根本方法。要善于识别不同类型的人才。人各有才,只不过是才能有大小之分、方向之别。

八、要有驾驭人才的能力。

管理者如果善于驾驭人才,领导效能就会事半功倍。管理者的才干不一定样样都强过别人,但他必须具备超群的用人才能。

九、要有保护人才的魄力。

护才之魄,既是管理者的“才才”,也是管理者的“才德”。管理者既要防止“棒杀”人才,又要防止“捧杀”人才。人无完人,即使人才,也会犯错误,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失误,特别是在开拓探索的过程之中。

谭老师认为,要想吸引、聚集、驾驭大量的优秀人才来兴盛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就应当拥有以上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企业最需要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员工衷心为企业着想,执行企业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