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凡:9月14日直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许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的磨难和坎坷。王万兵,一个不屈不挠,坚强努力,自信沉稳的总裁,一个对文学执着并坚持的作家,他用自己的经验和行动告诉我们大家,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这样才可以走向成功和希望之路。本期旅途故事:王万兵
王万兵。
主持人:
(什么时候入住作家村的?需要什么条件,住的怎样?)
王万兵:谢谢东莞电台的听众朋友,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来自贵州赤水,系贵州省作协终身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协会首席特约副秘书长,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家组成员,江山文学网首席签约作家,历任江山文学网社团编辑和江山文学系统编辑。现任广东作家网论坛文学风版主,广东作协主办《作品》(网络版)编辑。《塘厦文学》特邀副主编。现任众信集团总裁。
木凡:王万兵,喜欢写作,也有很多作品发表,大家的总结是,你擅长写故乡情结,你的老家在哪里?可以介绍下你的成长经历吗?
我的老家在贵州赤水,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如今,那个地方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近代史“四渡赤水”之战,就发生在那个地方,所以,我家乡也是一个老革命根据地。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就出生在那个地方,那时家里人口多,加上赤水河畔的山和水生存条件限制,我成长在苦难之中。直到1990年大学都无法读完。
木凡:
(什么时候到东莞打工,打工的经历有什么故事,反映在你的作品中是什么故事)
王万兵:1990年春,来广东淡水做地面建筑小工,那段往事在我的文学作品《打工路上舞天涯----我的打工文学之路》能寻到一些我走过人生之路的轨迹。1995年之后,淡水熊猫汽车城撤离上海,淡水的经济一下子就冷了下来,我的建筑小工也继续不下去了。我就来到东莞的道滘,东莞道滘是我们贵州赤水人第二故乡,上世纪80年代初,道滘的协益电子厂就去我们家乡招工,我们家乡输出第一批劳务工,所以,道滘很快就聚集了很多家乡人。我去了道滘以后,就开始我的推销之路,而那段岁月,文学作品有《刘备的推销员生涯》《推销员到总裁之路》都真实地记载了我的推销故事。
木凡:
王万兵:也许就是这些苦难,铸就我今天的财富,苦难是一所社会大学。我在这所大学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实践来自于生活,我就从实践中走过来,也许我的成功,在现在很多人身上不能复制,也许就是时代造就英雄。
木凡:做企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自己有没有一些设想?文学梦和企业家梦如何平衡他在你心里的位置?要选择的时候,你会最终选择什么呢?
王万兵:我做企业是2000年开始的,那时边上班边开餐厅,别人说开餐饮是最简单最容易成功的,可是,后来,我还是失败了。我的第一桶金没有了。
2003年开始跟公司同事一起开工厂,那场非典,让我们的产品走不出厂门。我就用电子商务打开市场,写博客推广企业产品。因为我写的博客出色,有些商业网站就为我开了专栏,后来,有些文学网站,就开始跟我签约。我一直写农民工题材的故事,打工题材的故事,把企业文化元素写进文章里面推广,后来,我的网络文字有了几千万,也就进入官方作家协会。
文学梦与企业家在我心目中并不矛盾,我一直都不是靠写文字卖过日子,相反,文学在提升我企业文化,文学帮助我完善销售产品助力。写那些文字,为了找潜在客户,也为忠诚度高的客户寻找精神支柱。
如果让我选择,我只能跟自己企业签约,企业的发展,可以走向文化传媒。
木凡:你为什么痴迷你的作家梦?是想成就文人的身份,还是心里有话,不能不说?
2003年创业,我又不得不用文学为我的企业服务,用文化力量打开企业产品销路。是电子商务和文学作品的结合,我才找到发财的金钥匙。
我现在已经是文人了。我另一身份是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家村民,而聚集在中国作家第一村的作家,都是中国文坛上实力派的作家,我也被打造成实力派作家中的一员。
我希望自己是文人兼商人双重身份,可以做一个成功儒商,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当然,我一直往这个方向努力。
木凡:接下来的计划和打算
木凡:感谢,结束
王万兵:谢谢东莞电台的听众朋友,期待大家有一个阳光心态,为东莞更加精彩而努力,谢谢,再见。
《东莞电台音乐频道_2012-9-14_30_7_26》
现场直播有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