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是否开始量化宽松竞赛?


  量化宽松!

  9月6日,欧洲央行亮出了“底牌”。那么9月13日美联储会是同样底牌吗?

  在羞羞答答、欲拒还迎之后,欧洲央行(下称“ECB”)终于在9月6日宣布了OTM购债计划,即由欧洲央行直接印钞,去购买危机国国债。在美联储利用美元的国际交易和储备货币地位进行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后,ECB为了保住欧元,不得不开始模仿。

  这个计划的关键要点有:1.ECB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债券,债券期限为1~3年,不存在上限规模,可理解为保住欧元、需要买多少就可以买多少;2.ECB购买的国债是冲销式的,因为央行购买债券,等于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为抵消这种货币宽松效果,ECB会相应地让等额的流动性离开经济流通,以避免货币购买力贬值;3.欧洲央行持有的债券不具备优先权,即如果类似今年3月希腊债务违约、国债减记,欧洲央行购买的国债也一样要损失;4.要得到ECB帮助,必须满足附带条件,受助国必须同意更严格的紧缩,以满足EFSF/ESM在一级市场购债的条件。

  显然,这个计划是一个暂时满足了各方需求的高明妥协:不设购债上限为宣示捍卫欧元生存权;冲销式国债、ECB持债无优先权是为了安抚投资者别离开欧元;附带条件是警告危机国必须削减开支,上缴财权。

  看上去似乎很完美,其实不然,暗伏自相矛盾和隐患:如果不设上限,购买债券量较大,而且是冲销式的,虽然可缓解危机国国债压力,但会加大商业银行和经济体的货币紧缩,危及经济复苏;而ECB持债无优先权,固然可以暂时安抚市场投资者,但也给了美国评级公司以借口,可以对ECB持有的债券进行评级,即变相给ECB评级。

  至于危机国必须削减开支以获得救助,其中也有悖论,即如果削减开支,在这些国家缺乏新的竞争力的情况下,只会让经济和财政收入更加萎缩,就像希腊过去两年那样;上缴财权同样会遇到希腊式阻力,欠债者并不在乎离开欧元区,并且债务归零,这样至少在几年内无债一身轻,但如果财权上缴了,就很难说是一个国家了。

  故此,此次欧洲央行会议的成果并不能使欧元高枕无忧,更准确的表达是“将困难向后转移了”,核心国和危机国,市场和政策,欧元与美元的博弈仍将继续。未来最重要的焦点在于ECB和美国评级公司之间:

  几乎可以肯定,此次会议确定的所谓国债属冲销式肯定是短期性的——欧洲不可能牺牲商业银行和经济发展去救一些国家的政府,更何况ECB是否冲销谁能知道,即使废了冲销那也只是一句话的事;而如果ECB持有债券没有优先权,美国评级公司就有理由对其评级,如果债券取消冲销,ECB有可能直接暴露在美元势力的攻击之下。

  此前欧元和美元势力已经进行了几个回合的博弈。时至今日,欧洲央行其实已别无选择,就像一盘国际象棋下到最后,如果说欧元是王,那么在兵、马、车等已经折戟之后,现在是王后——欧洲央行杀到一线了。

  自希腊在2010年4月引爆政府债务危机后,欧盟一开始通过“三驾马车”出资救市,但这在欧洲大多数国家财政赤字的情况下,只能是杯水车薪,且不可持续;上千亿欧元的第一轮救助未能阻止希腊违约,并导致了私人投资者超过75%的损失,这极大伤害了市场的信心,使得试图从市场融资充实拯救基金的道路被堵死了,并造成了一些商业银行的资产危机;其后,欧洲央行推出了LTRO再融资计划,以低息将资金拆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购买高息国债,一度产生良好效果;但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些重量级的国家到了还债高峰期,而商业银行可达到欧洲央行作为再融资抵押品标准的资产越来越少,已经不足以弥补缺口了。如今,倒逼到最后,就只剩下欧洲央行直接印钞的最后一招。

  面对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美联储会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如果从长期货币战略来看,美元势力不会轻易放过欧元,即最后瓦解欧元,使美元重归唯一超级霸权货币地位;但从中短期而言,美国要权衡利弊——是通过货币宽松来支持经济复苏,夯实货币所依托的经济基础重要;还是继续对欧元穷追猛打,不让欧元有喘息之机重要。鉴于现在欧洲央行已决定直接发货币购债,欧元区或将稳定1~2年,并非乘胜追击的好时候。以目前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好于欧洲的情况看,夯实经济基础对美国似乎更理智。

  另外一个美国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中国:即在中国过去的“三驾马车”动力机制失灵、经济下滑的情况下,美国采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推动美元升值,促使中国国内上万亿美元的热钱大规模流回美国;还是以服务于美国国内经济复苏,通过量化宽松压低资金使用成本,扶持再工业化呢?

  从近期美联储透露的市场风声来看,他们很重视经济复苏和就业,8月1日FOMC会议纪要显示:支持进一步宽松的委员从“一些”增加至“许多”,强烈暗示了其有可能进一步推出宽松措施;8月31日的伯南克演讲题目是“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是“美国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令人失望”,对于就业的看法是:“除非经济更快增长,否则失业率料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可持续水平上方”。

  简而言之,在欧元区量化宽松、中国开始财政再宽松之后,美国是否会更加宽松呢?从战略上来说,只要欧元、中国经济不崩溃,美、欧、中的货币发放竞赛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至于投资者通过市场给出的更多选择,尤其是在上周五美国8月就业率为8.1%的数据出台后,金价大涨了2.27%,可以代表他们的态度。

  尽管本人认为9月13日美联储会议会进一步宽松,比如超低利率会维持乃至延期,但在推出QE3上仍偏谨慎,即使推出规模也会比前两轮要少,应该不超过3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