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美酒 天室佳酿
洛阳南部伊川有闻名天下的九皋山,山势雄伟,颠高入云,悬崖峭壁,山峦叠翠。周武王和姜太公把九皋山上皇古地称做天室山。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小雅·鹤鸣》中记述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就是说上皇古地离天特别近,鹤在这儿鸣叫的声音,上天可以听到。
九皋山天室风光:
发源于九皋山中段天室山的明水,是第四代神农氏帝明的故里,称上皇古地烟云涧。据《山海经·中次七经》记载:“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北魏《水经注,伊水》记载明水: “明水出梁县西狼皋山,俗谓之石涧水也,西北合康水,水亦出狼皋山,东北流与明水合流入于伊”。明水、康水犹如二龍戏水,有传世千古的上皇造酒用水——上皇古泉,系亿万年前火山喷发,如游龙般的岩浆漫流向北延出的一支山脉,火山岩浆凝固过程中,形成犹如俯地而卧的神龙首模样的山头:
巨龙俯卧之地的岩石裂隙中,渗涌出晶莹碧透的泉水,有如琼浆玉液,甘冽清香、微甜爽口,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神农上皇帝明用此泉水酿造出美酒,有一段传奇故事。
相传第四代神农氏上皇帝明,为传播农耕知识,经常带着饭团奔走,他将吃剩下的饭团,弃于桑树洞中,雨水浇灌自然发酵,产生了甘醇美味,四处飘香。于是帝明潜心琢磨,精心研制,历经艰辛,终于制出似琼浆玉液,醇厚甘美,回味悠长的美酒,喝下去使人感到精神振奋,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于是人们把神农帝明造酒的地方叫做上皇古地,泉水称上皇古泉,河流称为明水。
据《山海经》记载,上皇帝明曾设宴请百神到此品尝美酒:“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以觞百神”就是请百神喝酒。上皇古泉对联曰:“千里溪山最佳处,万年古泉酿禄芳。”“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古泉芳香眠龙凤,上皇美酒醉神仙”。
上皇帝明首创美酒,载于晋人江统所作的《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以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历代悠远,经口弥长,稽古五帝,上迈三皇,虽曰贤圣,亦咸斯尝”。将上皇肇造美酒载入史册。后来仪狄、杜康亦慕名来上皇古地,遵上皇之法,制酒醪,酿杜康,闻名天下。
明水、康水所处的伊川境内,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双耳壶,三足钵等酒具、酒器等文物,证实神农氏上皇为造酒始祖,上皇古地为中国造酒之源。
上皇古地有一个很雅致的名字,烟云涧。古时侯历代帝王到九皋山天室宝地祭祀天神,祭祀香火经年不断,仙烟瑞霭缭绕盘旋,发源于天室山的明、康二水,好像从烟云中飞流直下,于是传下来“烟云涧”的美名。
如今,洛阳上皇酒业有限公司就坐落在神龙俯卧的上皇宝地,用上皇古泉水酿酒,出产的上皇烟云涧美酒香飘四海:
:
诗曰:“上皇古地神龍眠,众仙时常到此泉。神龍潜渊带瑞雨,祥云笼罩九皋山。醇美唯数上皇酒,痛饮一杯赛神仙。”
这里有一个奇景,就是紫藤与黄楝树的“恩爱”缠绵:
中原有四大名山,就是中岳嵩山的太室山(有中岳庙)、少室山(有少林寺)、伏牛山的景室山(有老君山祖师庙)和九皋山的天室山,天室山位于伊川葛寨乡牛山一带,进山的山门称为“室门”(有室门水库),有登天室之梯(室梯)。
“天室”之名来源于《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周武伐商纣王胜利后,为了定个好的首都,睡不着觉,找来军师姜太公,看遍天下风水,选中洛阳为都城。确立洛阳王城的方位。
《周书》记:“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过于三涂,北瞻望于有河”。
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记载: “武王曰:‘定天保,依天室……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毋远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九皋山是古都洛阳南的屏障和照壁,从 龍门到九皋山之间,伊河北流朝洛阳,伊河两边溪流密布,佳饶鱼苇,山丘环卫,是被周武王和姜太公称为“天室”宝地。
南望三涂天室宝地:
天室宝地的门户是一个九龙戏水的天湖,是为天室之门,也是进入天室秘境的第一道门户。但见九个山脉斜入水中,犹如九条神龙在这里戏水,今称作“石门水库”。
天室之神秘,在这里得到体现。因为此段东西横列的山形,恰似大鹏鸟展翅腾飞之状,向北突出三个山头,均为海拔640米,分别是牛山、马山、虎山,古称三涂(凸)山。最使人惊奇的是,洛阳王城南大门中轴线正照直九皋天室山大鹏鸟的鸟头。
图为九皋山脉中部的天室山,从远处看是巨大的腾飞大鹏鸟,鸟头正对洛阳周王城中轴线:表达了周王朝展翅腾飞的宏达气势,也是周武王与姜太公确定西周王都的有力证明。历史的发展证明,周王朝七百年基业是中国历史之最,其它任何朝代没有达到这么多年的统治,《左传 宣公三年》所记:“成王定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看来周武王所说的:“定天宝,依天室”,“毋远天室”,实在是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
古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游九皋天室山胜景,吟诗作赋。
唐代大诗人、酒仙李白曾到伊川九皋山游玩,寻访天室佳境,果见有如此仙境,兴奋得想留下不走了,有李白所作《鸣皋歌》为证:“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他畅饮烟云涧美酒,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
。
上皇酒酒香扑鼻,关键是所用的水质优良:
明水、康水流域现属于伊川县葛寨乡,明水、康水源头均在天然大伏牛的尾部。
:
《左传,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记载:“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涂。师従之。庚午,遂灭陆浑。”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国伐陆浑之戎的典故。说的是晋派使者屠蒯通报周王室,说要到洛水和三涂山祭祀,晋国使者后面跟随大军悄悄涉渡黄河,沿“晋楚古道”到达在伊水的三涂山祭祀,顺便灭掉了“陆浑之戎”:
千年丝绸古道上的石桥,走过了无数马队和骆驼队,使九皋天室上皇古泉闻名天下,历代祭天礼仪所需,成就了烟云涧美酒和青铜器,往来客商也把这些精美绝伦的礼物带到世界各地。
千年丝绸古道石桥面上的车辙印:
《后汉书》记载有马融所作《广成颂》,讲到三涂灵囿在洛阳的南郊:“是以大汉之初基也,宅兹天邑,总风雨之会,交阴阳之和。揆厥灵囿,营于南郊。骋望千里,天与地莽。于是周阹环渎,右矕三涂,左概嵩岳,面据衡阴,箕背王屋,浸以波、溠,夤以荥、洛。神泉侧出,丹水涅池。”
九皋山烟云涧有伊川古迹名胜十六景中的“上皇醉牛”,令人神往,山形如巨牛伏卧,名曰牛山。巨牛头朝东南,牛首似钻入山中。牛山以北是伊川盆地和古都洛阳,牛山以南是八百里伏牛山,“伏牛山”之名就是因此山而得名。
由于伏牛的谐音是“福牛”,所以古往今来,不论帝王祭天大典,还是民间大型祈福祭祀,均要使用“三牲”,即“牛羊猪”头。在《庄子》中,有“汝不闻牲庙之牺牛乎!”,说的就是庙堂上供祭祀的牛头,古代青铜鼎的正面就是牛头的形象:
九皋山脉向北突出三个山头,分别是牛山、马山、虎山,古称三涂山,下图是三涂山之一的“伏牛”山(黄线标出伏牛的位置):
:
相传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闻上皇酒香寻香而至,喝醉得不能回宫,就把头钻向山中,从远处看牛山,确实象一头钻头不顾尾的大牛。大伏牛大南面就是神秘的天室。
李白《鹤鸣九皋》诗曰:
“昭化成仙质,长鸣有九皋。排空散清泪,映日委霜毛。万里思寥廓,千山望郁陶。香凝光不见,风积韵弥高。凤侣攀何及,鸡群忽思劳。升天如有应,飞舞出蓬蒿”。
如今,上皇酒业有限公司在此地酿制出的上皇酒更是香飘四海。
洛阳市上皇酒业有限公司师承上皇先祖千古之技艺、集百家之所长、取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灵气,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精选高粱、小麦、大米、玉米、豌豆为原料,采用高温制麯、双轮发酵、回沙增香、混蒸续楂、分级摘酒、长期老熟等特殊工艺,酿造出清澈透明、香气幽雅、入口奇芳、柔绵爽净、醇厚细腻、诸味协调、回味悠长的上皇古酿、烟云涧、洛阳春、洛阳国窖、洛阳粮液等上皇酒系列产品。既属浓香型又别具一格,具有香奇芳、味奇爽、入口绵、落口甜,畅饮不上头、饮后口不干的独特风格:
:
上皇酒业所在之伊川县,伊河两岸丘陵起伏,状若龟形之山,龟称玄鼋,《吕氏春秋》记载:“饭之美者,玄山之禾”,说的就是伊川出产的粮食品质优良,有这些优质原料,酿造出的上皇系列美酒自然是风味独特,醇厚甘爽,不是茅台、五粮,赛若茅台、五粮;赢得饮者喜爱:
:
洛阳上皇酒受到首都人民的赞誉,友人传来喜信,一幅“上皇美酒,香飘北京”,是对洛阳上皇酒的赞誉、肯定、和鼓励。
“酒之祖,上皇也;酒之源,上皇泉”。洛阳市上皇酒业有限公司为重振上皇雄风、弘扬民族遗产,坚持“以人为本、承古创新、科技领先、品质高端、诚信共赢”的宗旨,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客商、朋友加盟,共兴上皇始祖大业,共铸中华国酒辉煌。让华夏之瑰宝,上皇系列酒大放异彩、香飘天下。有诗赞曰:
上皇先祖酿琼浆,
千秋万代仍芬芳;
今朝玉液更醉人,
天下美酒源上皇。
----------------------------------------------------
参考阅读:
酒之所兴 肇自上皇
关键字: 酒文化之滥觞
美酒出上皇。《酒诰》记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据《山海经》的记载,伊川葛寨乡的明水即是第四代神农氏帝明的故里,有上皇古地、上皇古泉、上皇酒,是中国酒的发源地。
参考浏览:
上皇美酒杯---纪念闻一多书画创作笔会
酒之源 上皇泉
翟智高诗 周应德 书
洛阳牡丹甲天下,国酒之祖唯上皇。巧借天工造佳酿,国色天香耀群芳。 翟智高诗 周应德书
上皇先祖酿琼浆,千秋万代仍芬芳。今朝玉液更醉人,天下美酒源上皇。 翟智高诗 周应德书
千里溪山最佳处,万年古泉酿禄芳。猛虎一杯山中醉,鲛龍两盏海底眠。 翟智高诗 周应德书
上皇美酒杯-----闻一多书画创作笔会纪念
《全唐诗》(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番) 作者 孙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龍塞始应春。
北京 龙和平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