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市阳明滩大桥的垮塌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这座总投资18.82亿元,体现了骄人的“哈尔滨速度”和可贵的“路桥精神”的大桥,仅通车不到一年就因垮塌酿成了3死、5伤的惨剧。
尽管事故的调查和责任追究仍在“遮遮掩掩”中艰难进行,但在此我们不想过多关注究竟谁该承担垮塌责任,只是想换个角度反思一下我们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短短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多指标数据跃居世界前列,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高速度”。追求速度,已经渗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已经进入到城市化的高速增长期,铁路、公路、桥梁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然而,其中有一个必须警醒和反思的方面,那是工程施工中的“赶工期”现象。
如果我们放眼现实生活,就会发现,“决战xx天”、 “大干xx天”之类的冒进标语,经常被悬挂于施工现场,“赶工期”也屡屡被挂在建设施工人员的嘴上,抢时间、拼速度,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些地方的常态,成了国内建设工程领域内的一种普遍、独特的风景。
修桥、铺路、造房子之类的建设工程,都是有内在的科学规律的,譬如地基的沉淀、水泥的保养等等,都必须假以时日,是急不来的,所以工期的多少不能是“长官意志”可以定得下来的,也不能因为某个特别重要日子的特殊需要而随意变更,而且工期往往还会因为恶劣天气影响等因素延长、推迟。
有句老话,叫做“欲速则不达”, 赶工期行为是导致施工质量下降甚至重大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因为赶工期,诸多工程建设规范标准也因此成为一纸空文。有的项目“边设计、边施工、边报建”,有的项目在施工中发现新的地质风险,但为赶时间,采取的质量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有的甚至采用非技术手段加快新浇灌混凝土凝固,最终产生“豆腐渣”工程。
“赶工期”的教训实在是太多、太惨痛了,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看看这此冠以响亮称号的工程 “赶工期”的结果:被称为“亚洲第一站”的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了赶在“七一”前通车,开通不到10天,其北广场才用了几天就出现大面积地表沉降,几千平方米地砖都敲碎重铺,候车大厅部分漏雨严重,令人不忍目睹;被称为世界上已建成最长跨海大桥的青岛胶州湾大桥,已经通车的大桥上很多隔离护栏的螺栓都没有拧紧,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安装隔离护栏;某条连接中亚某国的国际管道工程建设,作为我国第一条重要的国际能源通道,经济政治意义非同寻常,为了赶在该国总统大选上台之日让管道贯通投油,承包商在业主方的指令下,不得不在零下十几度已经不具备室外施工的条件的低温下抢进度,赶工期。最终,虽然在预定日期使管道贯通投产,但是投产之后,很快就又停产,进行必要的“检修”,一直“检修”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正式投产……
历史和实践证明,赶工期是建筑安全的大忌,被称为“带血的速度”。早在2004年,建设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合理确定设计周期和施工工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抢进度。甚至指出:对盲目赶工期的地区和项目要通报批评,并不予拨付超出进度计划外的工程款。
同国外的工程管理相比,我们的规章制度尽管说得像模像样,但执行起来往往是隔靴搔痒。看看人家国外的一起事例:某大型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一家中国企业按常规提前完成了工作量,被负责工程的外方罚款。理由很简单:工期规划是按照技术要求和施工能力经过精确计算才确定的,每一天的时间都有科学依据;提前完工不是当时规划设计有问题,就是施工中间不遵守合同要求;既然规划设计得到大家认可,那只能是施工方不遵守施工合同,所以必须罚款。
“赶工期”现象连连发生,源于一些建设者、官员扭曲的政绩观,也根源于事实上没有将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当回事。这是一种体现在面子上的好大喜功做法,不仅劳民伤财,埋下严重安全隐患,也在透支政府公信、伤害公众感情。相关部门、建设和施工者,不仅应对问题和根源进行制度上的整改和修正,更应从道德和灵魂的高度予以深刻反思。
反思“赶工期”之害,不仅涉及建设领域,也应推及教育领域、学术领域和企业生产领域;不仅是弥补制度漏洞和修复道德方面的反思,更在于“入心入脑”进入灵魂和骨子里的反思。由此我们还想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赶工期”现象。据媒体披露,目前,一些地方往往在没有整体规划论证的情况下,随心所欲搞开发、稀里糊涂搞建设,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强行上马搞开发,将以后几代人赖以生存的资源提前拿来搞建设,这是不是急功近利“赶工期”现象呢?这种“赶工期”所造成的危害,恐怕比一个“问题”工程、“豆腐渣”工程所造成的危害要大得多,它不只是在一时一事上造成人、财、物的损失,更会危及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社会发展要速度,但更要质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违背科学规律,一味追求速度“赶工期”,表面上可能光耀无比,但最终都会劳民伤财,贻害无穷!严重一点讲,就是“谋财害命”,是“中国式的悲哀”!
哈桥垮塌中的 “中国式悲哀”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