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卫视在京启动“寻找当代孟母”大型公益活动,女航天员刘洋的母亲牛喜云作为“当代孟母”的候选人到场。河南卫视将用两个月的时间,选出当代十大孟母并予以表彰。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思想家之一的孟子的母亲,孟母以其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数十年如一日抚育儿子成才而成为了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更因“断机教子”与“三迁择邻”的智慧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了普遍的尊崇。按道理说,“寻找当代孟母”评选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宣扬,更是对家庭教育的引领与教导。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创意活动,却遭遇到了诸多专家、学者和网友们地普遍质疑和反对。针对这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与窘迫,笔者以为原因有三:
一是刘洋母亲先入为主,令人滋生了“母凭女荣”的愤懑。刘洋一飞冲天,由“神女”变成女神,其家人跟着荣光, 其邻居跟着沾光,相关企业、单位和媒体跟着“献媚”,似乎都无可厚非。但无论是评奖、还是“选秀”,都应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而刘母在活动尚未开始之前,便已被提名为“当代孟母”候选人,显然不合情理。试想,设若评选刚一开始就被罩上了“名人效应”、“赢着通吃”的阴影,那么这种所谓的评选还能具有实际意义,还能迸发出强大的感人力量吗?
二是评选“当代孟母”,令人滋生了“教育失范”的担忧。孟母之之苦在于用心,孟母之智在于“三迁”。而在当今中国,我们从来不缺与孟母一样含辛茹苦教育培养儿子的母亲,更不缺乏为了子女教育而屡屡迁居的母亲。诚如网友所说,她们节衣缩食把子女送到教育发达的城市,送到环境更好的国外,许多人“N迁其居”的难度远在孟母之上。不仅如此她们还要为儿女交择校费赞助费,还要面临无法参加当地高考等等之类问题。设若在此状况之下依然让她们以孟母为模本、效仿孟母的话,那么我们何时才能真正解决“择校热”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又将会走向何方?
三是评选“当代孟母”,令人滋生了“娱乐至死”的恐慌。河南卫视在京启动的“寻找当代孟母”活动,名为大型公益活动,但怎么看都难以摆脱“娱乐化”的嫌疑。从策划到宣传,从刘洋母亲的出场到预定诸多明星的倾情演唱,几乎与“中国好声音”等娱乐节目一样,而“孟母”也无非就是一个被拿出来当作噱头的卖点而已。正如“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一个道理,伟大的母性从来不乏其人。孟母的幸运,应该说是《三字经》和千百年来背诵《三字经》者的结果,设若没有这种所谓的资讯和媒体,孟母的育儿功绩,大抵也就宛如平常一首歌了。媒体炒作、收视率卖点,再加之名人荟萃的巨大场景,这或许就是“寻找当代孟母”评选活动真实的写照吧!
一方面是名人出场、媒体造势,一方面却是“择校”现象难除、教育深陷“功利”泥潭。如此这般当中,网友批评“寻找当代孟母”活动“本末倒置,难道不应该吗?!
“当代孟母”评选为何叫好不叫座?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