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篇《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互联网:精英与草根》文章在微博上被热转,网友认为这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文章。因为他告诉大家眼睛不要紧盯着精英群体、智能机用户,而是要放眼那些山寨手机用户,这里蕴藏着大市场,更容易赚钱。
文章举了L和W两位互联网创业者的例子,L从事为山寨机做游戏赚的口袋鼓鼓,却并未有光鲜的个人品牌。而W从事热门的互联网产业,比如,微博、团购却并未赚到钱,只赚到了名声。以此故事作为论据,让众多读者感觉“醍醐灌顶”。
但是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感觉此文非常狭隘,一方面以偏概全,另一方面例子过于古老,跟不上时代潮流。
文中提到“用300元山寨机的农民工愿意贡献百元的ARPU”,我想问的是这农民工是甘愿付钱么?众所周知,05年到2009年,这4年多的时间里,山寨机横行全国,而这也是SP抢钱最为疯狂的时代。所有山寨机,包括国产手机,均被内置了恶意扣费SP,用户每月不知不觉的就丢了几十块,而什么服务也没获得。
后来运营商出台二次确认政策,让这种疯狂扣费行为得到一定遏制,一大批SP公司也因此倒闭,比如华友世纪、分众无线等。而这种恶意扣费的生意,并非一般人可以做得来,必须要有后台,有关系。山寨手机用户没有经济能力支付这些SP费用,他们是在“分期付款”买手机,是被这群无耻的SP坑害了。
虽然SP扣费不再如此疯狂,但是仍有很多商人还在继续做SP扣费。方法是将扣费代码植入正常手机应用,让用户下载,然后偷偷激活之后继续扣费,为了躲避投诉和查处,他们会从云端随意更换SP扣费端口,这是一种新型的SP扣费方式。
说靠为山寨手机用户做游戏发财,真的不太相信。最好的例子就是曾经依靠为山寨机提供内置MRP游戏和SP收费服务的斯凯网络利润大幅下滑,而斯凯的盈利并非依靠用户正常付费,更多是依靠诱导性付费,在二次确认之后,用户误操作付费的概率更低,因此利润大幅下滑。
个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最可能赚钱的业务是游戏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但是目光绝对不是山寨机市场,而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智能机市场,同时也绝不是靠欺诈、诱骗的SP吸费赚钱,而是靠真正的优秀游戏设计,让玩家甘愿掏钱。比如,植物大战僵尸Android版,登陆中国才一周就收入过百万,就得益于游戏出色的设计和引人入胜的玩法。
目前,游戏的盈利模式已经得到印证,广告会影响用户体验,恶意扣费行不通,而IAP模式被证明是可行的,也就是游戏免费,过关和道具等收费。同时,靠山寨机内置模式推广并不靠谱,与社交网络、拥有海量用户的游戏开放平台合作将事半功倍。
所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互联网:精英与草根》有点扯淡!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互联网》纯属扯淡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