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健全,卫生法律体系也进一步形成。据统计,截止2009年有关医药卫生的法律已近十部,有关法规百余部,还有上千部有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实施,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由于上述法规数量多、设计学科较广,目前开展的卫生法制普及教育工作,形式死板,不尽人意,人群知晓率仍较低。特别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需求进一步增大。因此,深入社区,开展卫生法制普及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人群卫生法制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是一项惠及百姓、服务民生的社会公益活动。
“卫生法制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又称:“卫生法制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惠及市民保健康活动”。是北京卫生法学会响应正在本市开展的“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而策划的专题项目。该项目已纳入《北京市卫生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规划》。
主要框架是:根据居民要求,以“爱心巴士”为载体,直接进入社区,循序渐进地开展卫生法制普及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将“卫生法制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识”在北京市全范围进行普及和宣教。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是整个项目的“第一站”,根据卫生部有关部署和市卫生局的指示,北京卫生法学会拟于2012年5月中旬主办以“饮水与健康”为主题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宣传和卫生法制教育”宣传周活动。为了配合此次活动,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对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农村水厂、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强化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管,严防借水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等进行宣传。通过宣传,增强百姓对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关注度,引导百姓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保障百姓饮水卫生安全和生命健康.
项目办以关注北京民生为主、为北京市民普及卫生法制和食品安全知识,“监督假的、推荐好的、安全的食品”,让北京大众吃上安全的食品,并带动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关注社会公益的人士加入到活动中来,使更多的人“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共同营造“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和谐北京。项目办公室将全面走进北京各区县的主要社区,街道,通过丰富、独特的活动载体,使参与企业及团体与广大市民做最直接的互动、交流,把活动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