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网上药店理事会公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医药BtoC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亿元人民币,预计2012年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仅在去年,腾讯旗下拍拍网、淘宝网、京东商城三大电子商务巨头不约而同地涉足医药电子商务领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13家企业获得网上药品交易资质。这些企业将网上药店推入医药流通的主流视野。
但随着医药电商之间竞争的愈演愈烈,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打响价格战。并有日渐拉长战线的趋势。不可否认价格战的打响,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药品销量的上升,公司收入的增加等,表面上看起来很风光,但背后深藏的含义有待深思。在价格战中,医药电商巨头因规模大,资金雄厚,品牌效应等优势,即便亏损,也仍然处于有利地位,盲目加入价格战的中小规模网上药店往往因不具备上述优势而最终淘汰出局,损失惨重。
由此看来,价格战中最吃亏的还是医药电商。因为热衷于从价格战中获得优惠的用户,大多是善于“见风使舵”的,哪儿价格低,就往哪方跑。笔者认为,价格战不能有效增加用户粘性,因为这些用户看重的不是服务,而是价格优势。谁能够提供最优的价格,这些以价格作为判断依据的消费者就会站在哪边,比价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并非是某一个固定的品牌。网上药店打价格战是以营利为前提的,一昧的降价并不能长期吸引消费者,相反自己损失惨重,甚至破产。因此,医药电商打价格战需三思!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是少做。
医药电商价格战大幕的拉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行业创新乏力。真正具有粘性的用户群,他们更在乎的是服务和品质,价格低廉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吸引相对数量的用户,但却是不稳定的群体。谢总着重指出:只有从药品质量、服务等着手,简化网购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和投诉处理效率提升起来的竞争力,才是一家网上药店的核心价值。医药电商巨头们不应将价格战作为主战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
医药企业电商的未来之路在哪里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