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2年以来,上证指数连创新低,让无数投资者肝肠寸断。散户发出“销户”的呐喊,数百私募被迫清盘,公募本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屡屡把好股票杀在地板上,如软控股份(002073)、苏宁电器(002024)等,其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2005年和2008年,A股再次面临着无数的拷问。
问题一:中国股市能否赚钱?
答案是“Yes”,只是赚钱特别难。在过去十年,炒房和炒股的收益率有天壤之别,炒房炒成亿万富翁,炒股则炒成亿万负翁。房地产的超级繁荣,造就一大批房地产富豪,包括开放商、炒房者等,而股市的极度萧条,则让无数投资者伤心欲绝。从技巧上看,炒房不需要太多的智商,只要你具备基本的知识即可,因为当天上下暴雨的时候,连鸭子都能浮到水面上来,只要你不是秤砣,总有露头透气的时候。但炒股则需要太多的技巧,需要专业知识,需要良好的心态,整体上的要求是炒房的100倍。炒房的经验可以复制,因为促使房价上涨的原因几乎大同小异,但炒股的经验则很难复制。回头去看,发现过去的许多经验到现在没法用了,政策概念、高送配概念、高科技概念等,到最后不管用。
中国股市真正赚到钱的是券商、税务局、原始股东、内幕交易者和极少数有智慧的投资者,绝大部分散户是赚不到钱的。我说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不服气,想挑战自己,没关系,你尽管挑战,假如伤痕累累的代价是能够锻炼出稳健的盈利能力,也算值得。最悲剧的是,炒股20年,最后血洒股市,永远销户,花了时间,花了精力,却导致永久无法弥补的损失。用的时间越长,代价越大。世界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花费了太大的代价,才明白简单的道理。
成功的投资者必须有正确的理念指导、严谨的执行力、充足的现金流、良好的心态、掌握专业投资知识、能够洞察市场整体心理,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够在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的中国股市生存下来。
问题二:关于新股发行。
中国股市从开始建立就心术不正,最初是为救垂死挣扎的国有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开板后,更是厚颜无耻地掠夺二级市场。最无可容忍的事实是,无论二级市场走势如何,估值水平如何,新股总能以不可思议的高价发行。也就是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基本上是割裂的。在我看来,当前绝大多数新股的发行应该在2倍市净率以下,根本不要去看市盈率,因为财务多数是造假的。笔者曾做过专题的研究,几乎可以确定地认为,绝大多数新股都存在造假行为。
假如一个市场,有一部分人狂赚钱,另外一部分人不赚钱,那么这种情况必然不可持续。现在的情况就是一级市场狂赚钱,把肉吃了,骨头也不留下,最后汤都被喝完。经过炒新大军的推动,最后留给二级市场的是一只业绩平平、估值高得不可思议的股票,如汉王科技,从投资价值的角度看,这种股票应该跌破净资产。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询价机构能够定出天价,那些询价机构的钱都是谁的,难道他们脑子进水了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炒新大军总能够成功出逃,接它们货的那些投资者脑子进水了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都如此看似完美、神一般的合理存在,谁的脑子进水了?
问题三:关于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假如超出社会财富的增长,将导致资产价格的上涨。过去十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的是房地产、股权投资、股市总规模(而非股价)、艺术品、贵金属资产、土地等价格的暴涨。未来十年,中国货币政策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超级宽松,整体上将保持适度稳健。股市不太可能出现像2006、2007年那种因货币推动的激情牛市。
问题四:关于估值水平。
毋庸置疑,未来中国股市的整体估值水平一定是持续下降的,市场的扩容、货币供应量增速的下降、进入老龄化后社会整体风险偏好的下降、经济增速进入平稳增长时代等,都将促使股市整体估值水平的下降。
随着市场有效性的提高,市场估值水平将出现两极分化的场面,优秀的公司将提升其估值水平,而垃圾公司不排除跌到净资产以下。此前中国股市的怪现象是,越优秀的公司,估值水平越低,典型例子是,在白酒中,茅台长期估值水平是最低的,在电器中,格力长期估值水平是最低的,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许多股票的股价会跌你不可思议,甚至最后退市。垃圾股必须被抛弃,市场才可能真正实现优胜劣汰的目的,市场存在才有价值。中国股市要想有光明的前景,这是唯一的一条路,除此之外,没第二条路。
问题五:关于经济转型。
中国经济转型最核心的忧患有两项,一是教育体制出了大问题,从小就用“标准答案”熏陶出来的孩子,不会有创新和创意,在当前的背景下,中国永远没法出乔布斯。于是中国只能玩山寨,华为是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企业,但华为至今没有科技发明,这是整体中国人的悲哀。腾讯是N多互联网公司的山寨,百度是谷歌的山寨,淘宝是ebay的山寨,很难想象,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却拥有最少的创新和思想,因为创新和思想都被扼杀在摇篮里了,二是政府干预太多,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和最好的科技,一定不是政府投资培育出来的,多数是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培育出来的,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连裤子都穿不起的时候,政府的干预是有必要的,但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开始有思想的时候,政府再用传统的方式,过度干预、盲目投资,将导致非常严重的问题。垄断企业靠垄断力量,尚不能达到正常的盈利水平,地方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已沦落为官员玩政绩、高管捞钱的平台,假如不能刺激民营企业的激情,中国经济没有前途。因此,中国经济转型的道路,注定是极其曲折的。投资者应该有足够的心里准备。
问题六:关于新三板。
新三板的创意非常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和交易的平台,而这些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假如能够在这里找到机遇,培育出像微软、苹果这样的企业,也是善莫大焉。现在市场都担心新三板对股市有冲击,这种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从现有新三板的政策来看,主要是建立企业的信息和股权交易平台。有没有人担心股权市场,每年PE、VC都投资那么多钱,有没有人担心,肯定没有,因为关注的市场不同,新三板类似,完全没必要担心。
问题七:关于点位之争。
现在很多人在问,上证指数到底会跌到什么程度。实际上这个问题一点点都不重要,重要的判断有两条,一是现在是市场非常悲观的时候,二是指数早已经失去其真实意义,以金融和垄断行业股票为代表的上证指数,已经不能有效地反应市场的真实面貌。从2011年以来,市场最显著的变化是,尽管指数连续创下新低,但许多业绩优良的股票,则有非常好的表现,典型的例子是汤臣倍健,业绩促使股价上涨。这说明市场越来越有效,是好现象。
市场也许会跌到非常惨烈的位置,但只要你买的股票企业是好的,买入的价格不要太高,完全可以淡定地持有,等待一切转好。而有些好企业被市场悲观情绪打到地板上,则是捡便宜货的最好时间。耐心等待吧。
问题八:关于A股的未来判断。
1、市场一定会越来越有效,垃圾股被抛弃,绩优股被追捧。
2、新股发行不会停止,但市场会慢慢发出自己的声音。
3、可预见的未来,见不到牛市。
4、多数消费品企业远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有价值。
5、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长不成大企业,当前中小企业整体估值过高,未来一定会下降。
A股像一部戏,开始的时候极其丑陋,都是坏人当家,小人得志。这是最坏的日子,因为股市屡创新低,这也是最好的日子,我们看到,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在风起云涌,这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是好事,对创新也是好事。而在二级市场,好的企业在受到追捧,坏的企业在逐步被淘汰。这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希望。尽管走了弯路,但还是在逐步走到正道上来,只是这条弯路走得有点长。
在寒冷的冬天里等待春天,在萧条的季节里坚守优秀的企业,当市场集体失去信心的时候,用你的右手温暖你的左手。坚信中国股市还存在,优秀的企业还在成长,人们最终将用理性和智慧投票,好股票一定被发现和追捧,唯一的不确定因素是,不知道这一天何时到来,但可以坚信的是,它一定会到来!
A股的前景及宿命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