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的大暴雨“61年一遇”时,我不知道那位在车里给老公发出最后一条求救短信的女子和舍不得抛弃新车逃生的先生在离开人世最后一刻在想什么,但我和大家都知道,此时他们求生的欲望比谁都高。
世间万物,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比起那受损失的百亿元财物来也是如此。
不论这个数字就是37还是还要增加,7月21日却注定永远要留在北京人的记忆里。
前天上午和人民日报的阎礼先生驱车行驶在三环路上,北京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尽管彼时京港澳高速杜家坎路段刚刚通车。
昨天,预报说又要有一场大雨,经历了721惊魂的人们选择了早早回家,北京一时间万人空巷,地铁站里空空如也。
值得庆幸的是,预报不准,暴雨没有如约而至。
“ 阿弥陀佛”,傍晚我去东郊的莲花寺蹭食素斋时,住持释光信大师合什连连念佛。
可是,北京的防灾水平和人们的出行安全显然不能寄托于暴雨的爽约和人们的早退更不能靠出家师父念佛来解决。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
网上已经有无聊的短信写手出来新作品了:北平风光,千秒暴雨,万里水漂。望四环内外,唯雨茫茫;立交上下,浊浪滔滔。街如江河,广场似海,欲与威尼试比高。须睛日,看全城水煮,分外妖娆。积水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公主坟桥,水深齐腰;陶然亭站,瀑布风骚。一代天骄,首都机场,所有航班尽取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明浇。
短信写手可以无聊的讥讽甚至谩骂,但政府不能,37条或许还要增加的人命和上百亿的财产损失绝对不能只买来几句话的轻飘飘的话,我们要的是更安全的生活,这是尊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