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部20分钟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频短片,让很多国人见识到了“微电影”的雏形,并在网络上迅速地传播开,尽管此片恶搞的最终结果是吃了官司。自微电影诞生以来,经过近7年的吸纳和创新,不仅正在从一种草根式自娱自乐的视频作品,成为更多影视迷实现艺术梦想的捷径和新型娱乐媒介,甚至吸引了越来越多专业导演和明星参与制作。据统计,2011年共有2000多部微电影上映,在百度的搜索量达近亿条,各种名目的“微电影节”遍地开花,各大门户网站争相开通了微频道。微电影作为现今快节奏时代的产物,脱离了院线门槛和票房压力,脱离了电视广告时段的局限,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据业内人士估计,2012年微电影市场规模将达百亿元甚至千亿元。
微电影的传播特征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
微电影盛行网络并非空穴来风,而跟其独特的传播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一、迷你个性化
根据outsell公司调查结果显示,“44%的谷歌资讯用户只浏览新闻标题,而不查看全文”,在信息传播率极快的时代,网民越来越不喜欢长篇大论,而倾向于短小精炼,于是时长30—300秒的微电影应运而生。微电影的核心特征是“迷你型”,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时间短);制作周期是“微周期”(1-7天或数周);投资规模是“微规模”(几千-数千/万元每部);传播渠道是“微介质”(手机等介质);传播对象是“微受众”(小众、对象性传播)。与传统的电影相比,微电影具有短小和随意性,正适合人们打发比如在上下班途中、排队等闲散的碎片化“微时间”。
二、大众平民化
微电影以其简单性、大众的开放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实践者,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影视界大腕的专利,只要拥有简单的摄影设备和处理软件,每个人都可以做编剧、做导演,只要有兴趣和愿望,每个人都可以做主角、做配音。作为一种颠覆性的话语,微电影制作者们表达着被强势媒体忽视的草根人群的喜怒哀乐,表达着被主流媒体不屑的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由此,微电影可以说是信息技术革命下的web3.0.
43分钟的《老男孩》一夜之间在网上疯狂传播,网络播放量突破5000万,宁财神、陆川等圈内名人不仅转帖还为该视频作出了较高的评价。网友热评,《老男孩》让他们追忆起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感触是因为情怀和理想,这才是真正献给70后和80后的电影。”然而影片中两个技艺精湛的演员都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任何学院派痕迹,完全来源于生活。
三、互动商业化
美国传播学者沃伦弗说:“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微电影与传统的电影相比,更注重与受众的沟通交流,将影视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以搜狐视频“七电影”为例,在启动初期采取了“让明星做导演”的概念,制作过程中几位参与“7电影”的“星导演”们频频通过微博与网友互动,或征集剧本灵感,或与大家分享创作感受。播出过程中,更是将微电影的互动性极致发挥——短片中有的为大家展示了两版不同结局可供观众自行选择,有的将短片中运用到的素材同步上传至网上,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根据这些素材剪辑出新的短片。如此,所有人都成为了微电影制作的参与者、评论者和观赏者,而这种参与性和互动性打通了“创作者”和“观赏者”的壁垒,使受众在传播中享有一定的主动权和表达权,极大的焕发了他们对媒体的热情与亲近感,从而提高了影片的收视率与口碑。
另外,微电影可以将企业的品牌、产品诉求巧妙融合在一个创意精彩的故事中,让这个故事的主题成为品牌的核心概念(价值观),它可以有效地影响观众的情绪,帮助品牌建立与观众的情感纽带,提升品牌美誉度与忠诚度。如此一来,商家既赚了名声又赚了收益,这也是目前微电影市场火爆的主要推动力。如吴彦祖主演的微电影《一触即发》,把商业广告和微电影形式进行了巧妙的融合,点击率与日俱增,一夜之间凯迪拉克的广告模式成为各大商家竞相模仿的典范,被媒体和业内人士称为“不是广告的广告”。
首只微电影基金
2012年2月,由盛大旗下华影盛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筹建的国内首个微电影基金在北京大望路万达电影城对外公布,此基金致力于鼓励更多的优秀微电影剧本创作。这也意味着看似小众而清新的微电影,开始走上了产业化道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电影这个小产业所蕴含的无限商机,正在成就不少人的大梦想。
华影盛视CEO赵雨润介绍,微电影基金由华影盛视和超过20家国内知名企业共同出资完成,总规模超过1000万元,未来这一基金规模还将日益扩大,最终希望建成有超过百家企业共同参与的大型微电影基金。
随着微电影的火热,一批微电影的附属产业也迅速火热起来,这里面包括了微剧本创作、演员选拔和导演团队组建。据了解,目前每个微电影的剧本基本在5000-1万字左右,用于满足15分钟左右微电影的拍摄计划。在华影盛视旗下的微电影平台美我网上,一个优秀的微剧本价格甚至要达到每个字1元的高价格,如此算下来,一个优秀的微剧本将拿到5000元到1万元的稿费。
“好的微电影首先要有好的微剧本,因此华影盛视此次的微电影基金只是第一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基金发掘更多的优秀微剧本编剧人才,他们不仅仅是现在当红的影视编剧,更多的将是那些活跃在网络和民间的草根人才。”赵雨润强调。
华影盛视旗下的微剧本创作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客户定制,另一种是自由创作,两种模式已经初具产业化发展趋势,360软件杀毒、红柿子平板电脑等成为首批定制商。广告收入是微电影的主体收入,而微电影的广告又分广告客户专门定制的微电影和有广告植入的微电影两大类。国内眼妆第一品牌玛丽黛佳主题微电影《爱上你的眼》就是华影盛视将微电影与品牌结合的成功案例。华影盛视在今年预计将有超过50部微电影拍摄和投放市场,在赵雨润看来,最理想的结果将是每周都会有两到三部微电影产出,也就是全年能有超过300部微电影的产量。华影盛视正在和各大视频网站洽谈,不久将在各大视频网站出现微电影院线,专访播放各类微电影,这是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因为微电影现在最大的播出平台就是网络。
微电影产业基地
北京
2012年4月25日,微电影生产基地“尚8电影产业园”在北京正式成立。据尚8电影产业园总策划何阳介绍,作为尚8旗下第八座文化产业园,电影产业园将努力打造成为我国首家微电影生产基地,致力于电影生产环节的无缝链接整合,集投资策划、剧本创作、生产制作、宣传推广、发行销售等为一体,推出青年工作坊、新导演人才计划等,开展建立影资料库、举办影片观摩交流、组织电影人沙龙等活动。
天津
日前,从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获悉,由院线、发行及制作几方共同签署了《微电影战略合作意向书》。在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影视专业委员会举行的天津微电影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各路专业人员从发行、制片、投资等多个方面畅谈了全国微电影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要建立天津市微电影产业基地,着力扶植青年电影人和微电影的创新与创作,为新一代电影人打造一片创作乐土。同时,还将开展和建立影视资料库,明确微电影产业在影视产业中的发展方向。
倘若没有遇到2011年10月份的“限广令”,微电影或许还不会像如今这般大红大紫,这一纸限令成为微电影成长道路上的贵人。据业内人士称,“2012年的广告价格平均有10%的涨幅”,因此面对有限的天价广告时段,众多企业不得不另谋他途,而微电影毫无疑问成为他们的最好选择。尤其是对于广告商来说,能够看到视频网站上动辄几百万的点击量,发行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制作费用无疑是物有所值的。以贾樟柯监制的《语路》系列公益微电影为例,该片全程没有出现赞助酒商的品牌,但每部短片结尾都出现该品牌的宣传语“Keep walking”。相较于传统电影植入的昂贵费用,微电影既便宜又能更好地体现厂商的理念,何乐而不为?
微电影投资:以小博大新势力
评论
编辑推荐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