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学习时报刊登李源潮同志讲话,本来人家报社刊发文章时的原标题是《市委书记的责任》,因为这是李源潮同志在5月25日在与新任市委书记座谈时的即席讲话,文题相扣。尽管李源潮同志在文章中也谈到过“下去调研,看到不少县委大楼、市委大楼都盖得很高,有的比省委的楼盖得还高、还气派,就感到很忧心”这些话,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领导讲话的主旨和核心。因为假如县域财政结余比省级多,用来改善办公环境一不违法二不违纪,如中央领导所办公的中南海就不比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党委或者政府办公楼虎气。况且下一级的办公场所比上级舒适并不是法律所禁止的,也不是组织纪律所不容的。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的李源潮同志,真正忧心的内容是“不光是担心盖楼花钱,更是怕干部进了高楼,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谁也不肯走出大楼,就会与群众疏远了!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丢了,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但是不知为何,近日各大网站和报刊在转载使用此文时断章取义,非要改成诸如《李源潮为什么对“县委大楼比省委大楼还高”感到很忧心?》这类刺目的标题?看似醒目,实则走题。甚至一些媒体还改成《县委大楼比省委高 李源潮很忧心》之类的标题,严重冲淡了文章主题。我们知道,网络时代,吸引眼球一直是标题党的爱好,但是割裂文章主旨,甚至断章取义的改动政治性很强的文章标题,会带来读者误解,也会引起下级误会。网络时代的新闻宣传,依然还需要遵循新闻的本质规律和基本要求。例如标题依然要求是文章主题的概括,主旨的阐述,不仅要精练,还要精准。靠制造噱头是不行的。
从百度等搜索引擎看,这篇文章标题被改动的几率很高,被转载率也很大,但是从传播效果看,它却偏离了原来的主旨。现在从大网站跟帖的内容看,许多人已经误以为李源潮是在批评下级大楼盖得过高了这件事。这显然是标题改动误导的结果所致。同样一篇文章,出现了不同的理解。这和网络时代浅阅读陋习有关,因为大多数读者或者网民并不会全篇阅读此文,只会根据编辑改动的标题和文章前段来跟帖或者发表评论。但是也给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我们没有准确提炼文章的主题?为何我们喜欢用炫的标题而不是实的标题?为何全国媒体几乎没有一家拟出诸如《李源潮寄语市委书记 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这样更能准确表达主旨的标题?
答案只有一个:现阶段的新闻工作者素养良莠不齐!
现单纯从本文标题制作的角度说明两个标题的不同,前题是强调了忧心的现象,后题突出了忧心的核心。前者误导了公众对公务消费铺张的仇视,后者劝诫了领导干部脱离群众会导致危险后果。对象不同,反应不一;措辞不同,效果迥异。个中利弊,您可看出?其实,网络宣传和传统的新闻媒体一样,在人才技能素养培养上,仍需努力。您不妨也和我一样看看李部长的原文,人家引古论今、文采出众,言辞恳恳、逻辑圆润,奈何最后被改题后却引起不同反应?也许你要说标题党,害死人。我只能说,中国太缺编编了!
从李源潮文章标题被改看编辑素养的缺失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