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前几日意外降息,实际并无意外。而且,降息还将会有多次。
此次降息是由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所决定的,欧债危机虽有缓解,但问题并未解决,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无非是量化宽松,也就是增加流动性,增加货币供应和降息自是题中之义。世界银行为此到处借钱,美国自危机以来,美元也已数次宽衣解带,欧盟为了解决危机忙着筹款,欧盟峰会已经决定注资千亿欧元。此前,欧洲央行就曾统一降息,就在中国央行宣布此次降息后,欧洲央行再次集体降息,显示了各国共克时艰的一致行动。也许早在20国峰会期间,各国就已经为此达成了共识。
反观中国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中国经济一直在叫喊转型升级,但雷声大雨点小,成效甚微。中国经济依然需要靠投资拉动,依然需要靠巨大的资源投入,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因此,遇到银行信贷收紧,土地出让金下降,流动性减少导致投资不足的时候,经济下滑就会显现。同时,以前依靠民间借贷快速发展的企业,也因为民间借贷变得谨慎而缺少流动资金,有些企业甚至出现崩盘,企业老板出逃。
随便举几个数据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如,6月份多省区用电出现负增长,如大件消费品、石油及其制品等需求不旺拉动CPI下行到“2时代”,成品油迎来“三连跌”即将下调油价等,6月份的贸易数据显示,出口出现低位回稳态势,但由于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出口短期内仍有继续回落可能,进口增速小于出口增速,说明国内需求依然疲弱,日前在江苏考察的温家宝总理也承认,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微观层面也可以提供很多证据,证明如果不适度放松银根,今年下半年很多企业很可能过不了年关。笔者日前在苏南地区采访时发现,有些明显不符合节能降耗甚至亏损的企业因为有银行的巨额贷款,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银行都不敢不给它继续贷款,有些靠民间资本办起来的企业由于集资者出逃,不仅留下几亿乃至数十亿的资金窟窿,而且连累到很多出资人出资企业担保企业,很多中小企业明显感到生意不好做,资金压力大,开始四处找钱。无独有偶,由于温州出现企业家外逃事件,民间和银行资金收紧,笔者有一位做担保的温州朋友,觉得机会来了,开始到处寻找资金甚至外债外资。
一方面经济在下行,一方面很多企业资金链濒临断裂,这两个问题已经纠结在一起,本来,很多企业就是因为上一轮刺激经济依靠大量投资发展起来的,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内需的前提下,死掉一批企业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短期内经济增速回落是很难避免的,但由于经济结构依然没有多少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也依然还是高投入低产出,在房地产汽车这两个支柱产业之外,也还没有找到新的替代产业,如果不放松银根,增加流动性,就无力阻止经济进一步下滑,而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都难于承受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有评论称世界经济让人担心的不是欧债危机,而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风险。
降息实际是对传统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让步,也意味着放慢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但与经济下行、企业倒闭等风险相比,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减税政治上的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年底以前,肯定还会再次降息,而且不会只有一次。
下半年还将会有数次降息
评论
编辑推荐
13 views